第 1 頁:數(shù)量關(guān)系 |
第 2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5 頁:判斷推理 |
第 8 頁:資料分析 |
第 9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86.B[解析] 2003年全世界種植轉(zhuǎn)基因作物的農(nóng)民比2002年增加了約100÷(700-100)×100%≈17%。因此,正確答案為B。
87.C[解析] 由材料可知,在轉(zhuǎn)基因作物中,按世界種植面積,從大到小的排序為:大豆(58%)>玉米(23%)>棉花(12%)>油菜(6%)。因此,正確答案為C。
88.A[解析] 1996~1999年世界轉(zhuǎn)因基作物的種植面積的年增長速度為(1210-170)÷170×100%÷3≈204%,1999~2003年世界轉(zhuǎn)因基作物的種植面積的年增長速度為(6770-1210)÷1210×100÷4≈115%。因此,正確答案為A。
89.D[解析] 文中并未提及俄羅斯。因此,正確答案為D。
90.B[解析] 2003年我國的棉花種植面積約為307÷60%≈512(hm2)。因此,正確答案為B。
91.D[解析] 從表可知,2002年全國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數(shù)最多,為21860千人。因此,正確答案為D。
92.A[解析] 財政科技撥款總計經(jīng)費最少,而其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最多的一年,其國家財政總支出肯定最少。因此,正確答案為A。
93.C[解析] 4.1%-3.6%=0.5%。因此,正確答案為C。
94.B[解析] 1999~2001年的科研基建費比其他費多。故A項錯誤。1998~2003年的財政科技撥款總和為438.6+543.9+575.6+703.2+816.2+975.5=4053(億元),故C項錯誤。1998~2002年,科學研究人員人數(shù)逐年減少,但2003年比2002年有所增加,故D項錯誤。因此,正確答案為B。
95.C[解析] 要想知2003年的人均經(jīng)費是否是最高的,只需計算2002、2003年兩年的人均經(jīng)費便可。2002年的人均經(jīng)費為(816.2×108)÷(21860×103)≈3733.76(元/人),2003年的人均經(jīng)費為(975.5×108)÷(21740×103)≈4487.12(元/人)。故(1)正確。(2)從表中可直接得出,故(2)正確。(3)只需計算1998年的“科技三項費”比“科學事業(yè)費”與“科研基建費”的和是多還是少便可,即189.9-(151.0+47.3)=-9.3。故(3)不正確。(4)從表可知“其他費”一項并不是每年都在增加,故(4)不正確。因此,正確答案為C。
96.A[解析]略
97.B[解析] 荷蘭占歐盟GDP總量的比例為4291/88644.9×100%≈4.8%。因此,正確答案為B。
98.D[解析] (14760+20740+15980)÷88644.9×100%≈58.1%。故正確答案為D。
99.B[解析] (2538-2125)÷2538×100%≈16.3%。故正確答案為B。
100. D[解析] 瑞典與比利時GDP總量差值為2538-2449=89億歐元,是歐盟其他國家兩兩相差值中最小的,Ⅰ說法正確;前五名之外的其他國家的GDP總量為18441.9億歐元,小于德法兩國GDP總量之和(35500億歐元),Ⅱ說法正確;英國GDP比德國GDP少(20740-15980)÷20740×100%≈23.0%,丹麥GDP比瑞典GDP少(2449-1779)÷2449×100%≈27.4%,Ⅲ說法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