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行測的五個專項中,最神秘的要數常識判斷了,因為它要求我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它進一步要求我們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范疇,從歷史政治到地理化學,從古詩新詞到生活見聞,從法律國情到經濟科技......。在這其中,如果沒有深厚的積累,確實很難選出答案,往往大多數同學都會呈現出“談虎色變”的情況,然而這個部分的積累一方面會增加我們的常識,另一方面也會做好言語部分的助攻。
一、生物與生態(tài)
1.生物:自然界的物體分兩大類:一類是有生命的物體,叫生物,如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另一類是無生命的物體,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屬、鐘乳石等。
生物的特征:
(1)都有新陳代謝。
(2)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3)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象。
(4)都有應激性。
(5)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2.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①生產者:能夠直接制造有機物(如:植物);②消費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如:動物);③分解者: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如細菌、真菌)。陽光、空氣、水等,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物質和能量。
3.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由于吃與被吃而形成的關系。例如:草、兔子、狼。食物鏈一定是從生產者開始。食物鏈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分解者不參與形成食物鏈。
二、人體營養(yǎng)
人體六大營養(yǎng)物:蛋白質(功能物質),脂肪、糖類(能源物質),水、無機鹽、維生素
1.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參與損傷細胞的修復和更新;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2.脂肪:一般情況下,作為備用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保溫;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
3.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4.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5.無機鹽:含量不多,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分,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
6.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
三、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
(1)第一道防線
組成:皮膚、黏膜
功能:阻擋、殺死、清掃病原體
(2)第二道防線
組成: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體。
(3)第三道防線
組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
功能: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促進白細胞吞噬抗原,或使病原體失去活性。
(4)免疫器官
、傩叵伲寒a生淋巴細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細胞分化和成熟)
、诹馨徒Y:有吞噬細胞,能吞噬侵入人體的病菌
③脾:產生白細胞,內有吞噬細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細胞或異物
、苊庖呒毎毫馨图毎
(5)計劃免疫: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百白破: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