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題鞏固
1、成語典故“臨陣倒戈”發(fā)生在哪次戰(zhàn)爭中( )。
A.巨鹿之戰(zhàn)
B.涿鹿之戰(zhàn)
C.牧野之戰(zhàn)
D.鳴條之戰(zhàn)
【答案】C
【解析】A 項錯誤,巨鹿之戰(zhàn):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大破秦軍主力(章邯、王離);相關典故:破釜沉舟。B 項錯誤,涿鹿之戰(zhàn):屬于神話故事。C 項正確,牧野之戰(zhàn):武王伐紂。武王軍隊 VS 商朝軍隊,商朝軍隊調(diào)轉(zhuǎn)矛頭攻向紂王,稱為臨陣倒戈。D 項錯誤,鳴條之戰(zhàn):商湯滅夏。(滅掉的是夏朝暴君夏桀)!咀⒁狻夸撬畱(zhàn):前秦(苻堅)VS 東晉。相關典故: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2、與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傳統(tǒng)源頭的《楚辭》,主要作者是因讒去國、被流放到蠻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___________”這一著名詩句,表現(xiàn)了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恐懼。
文中畫橫線部分應依次填入:
A.《莊子》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B.《莊子》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C.《詩經(jīng)》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D.《詩經(jīng)》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答案】C
【解析】C項符合題意:《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00多首詩歌;《楚辭》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二者共同構成中國詩歌的源頭。其中屈原的《離騷》中的名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表現(xiàn)了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恐懼。
A、B頂中的《莊子》不符合題意,D頂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達的是詩人面對困難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3、下列關于我國古代經(jīng)濟發(fā)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漢代時期開始用焦炭冶鐵
B.唐朝形成南白北青兩大制瓷系統(tǒng)
C.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
D.唐朝時市的經(jīng)營時間限制被打破,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直接監(jiān)管
【答案】C
【解析】漢代時期用煤煉鐵,明代開始用焦炭冶鐵,A項錯誤。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tǒng),B項錯誤。宋朝時市的經(jīng)營時間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直接監(jiān)管,D項錯誤。因此C項當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