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考試中,想要拿到常識題的分數(shù),不僅要在日常之中多積累,更需要多背書,多學習,歷史更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這些知識經(jīng)常在常識題之中出現(xiàn)。所以積累常識,從現(xiàn)在做起,多關注行測頻道的常識題庫哦,更多常識盡在這里 ~
春秋戰(zhàn)國
【考點1】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主要歷史事件:
齊桓公稱霸:公元前7世紀前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改革政治、經(jīng)濟、軍事,“通工商之業(yè),便魚鹽之利”,成為東方強國。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在葵丘會盟,成為霸主。
晉楚爭霸: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國經(jīng)城濮之戰(zhàn)大敗楚國,大會諸侯,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紀前期,楚軍大敗晉軍,楚莊王稱霸中原。晉楚爭霸,持續(xù)了一百多年。
吳越戰(zhàn)爭:春秋晚期,長江流域還有吳越兩國的爭霸。吳國在江蘇南部地區(qū),越國在浙江錢塘江流域。先是越國被吳國打敗,吳王稱霸。之后,勾踐臥薪嘗膽,重新強盛起來,打敗吳國。
【考點2】戰(zhàn)國七雄
戰(zhàn)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國封建制的確立時期。戰(zhàn)國七雄是指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強盛的諸侯國。
【考點3】商鞅變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為左庶長(相當于偏將軍之職,為中級官吏),開始了第一次變法。主要內容為:
“令民為什伍”,實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農耕;獎勵軍功,按功受爵,貴族無軍功不再受爵;“燔詩書而明法令”。
第二次變法內容主要有:
統(tǒng)一秦國的度量衡;廢分封制,行縣制;“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度。
結果:遭到奴隸主貴族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車裂之刑,但新法卻保留下來。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