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wù)員考試越來越近,考生們都在進行如火如荼的備考之中。不過,國家公務(wù)員考試中行測一直都是考生的難點,尤其是其中的常識題。想要拿到常識題的分數(shù),不僅要在日常之中多積累,更需要多背書,多學習,歷史更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這些知識經(jīng)常在常識題之中出現(xiàn)。
明朝的文化與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黃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沖,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經(jīng)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中國早期民本與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明夷待訪錄》是他在這方面的重要著作。
黃宗羲
黃宗羲(1610.9.24-1695.8.12),漢族,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jīng)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皷|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陜西李颙、直隸容城孫奇逢并稱“海內(nèi)三大鴻儒”。
黃宗羲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他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主張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從而限制君權(quán),保證人民的基本權(quán)利。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shù)論》《明文!贰缎谐洝贰督袼(jīng)》《大統(tǒng)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輾轉(zhuǎn),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nóng)及經(jīng)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jīng)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jīng)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nóng),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歷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鑒論》、《宋論》等書。
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于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科學家徐光啟
徐光啟(1562年—1633年)是我國明朝最優(yōu)秀的科學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包括數(shù)學、天文、歷法、農(nóng)藝、生物等領(lǐng)域。他與好友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測量全義》等科學著作,成為我國介紹西方科學成就的先驅(qū)者。他一生傾注心血最多的著作是《農(nóng)政全書》。他前后花了幾十年時間,收集材料、實地考察、分析研究,寫出了這部對農(nóng)民非常有用的科學著作。這部書共60多萬字,分作60卷、12大類,從墾田、種植、農(nóng)事、水利、農(nóng)器制造、樹藝、牧養(yǎng),一直講到除蟲、荒政,真正是農(nóng)業(yè)方面的百科全書。另外著有《徐氏庖言》、《崇禎歷書》,譯《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其中《泰西水法》介紹了西方的水利技術(shù)。
關(guān)注"566公務(wù)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公務(wù)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公務(wù)員"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