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考試之中常識題往往是考生不太注意的方面,但卻是不少考生失分的難點。主要原因一者是考點過于寬泛考生難以全部學習了解,二者其中一些生僻的常識題不進行深度的學習使難以做到的。今天,考試吧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為考生們介紹一下“北宋五子”,這是常識判斷題之中很常見的一個考點,但很多考生并不了解相關(guān)知識,經(jīng)常出現(xiàn)問題。
北宋周敦頤、程顥、程頤、邵雍、張載號稱北宋“五子”,他們既是著名的哲學家,又是著名的易學家。
一般來說,你可以不知道張載,但不可以不知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名言,這就是有名的“橫渠四句教”。
張載(1020-1077),北宋哲學家,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理學支脈“關(guān)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陜西眉縣)橫渠鎮(zhèn)人,世稱橫渠先生。嘉佑進士,歷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提出“大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于“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xiàn)象。著作有《正蒙》、《經(jīng)學理窟》、《易說》,后被編入《張子全書》中。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關(guān)學的創(chuàng)始人,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shù)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以后的思想界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一,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
張載原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祖父張復,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后贈司空。父親張迪于真宗初攜妻陸氏上任于陜西長安。天禧四年(1020)生張載。天圣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縣)知州。后贈尚書督官郎中,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議歸葬開封。十五歲的張載和五歲的張戩與母親,護送父柩越巴山,奔漢中,出斜谷行至眉縣橫渠,因路資不足加之前方發(fā)生戰(zhàn)亂,無力返回故里開封,遂將父安葬于橫渠南大振谷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以后張載就生活于此,人稱他為橫渠先生。
張載字子厚,號橫渠,就是宋儒濂、洛、關(guān)、閩四大家的“關(guān)”,因生于陜西而以地望名。另外三家,周敦頤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稱濂溪。程顥、程頤為河南洛陽人,故稱“洛學”。朱熹原籍徽州婺源,他本人生于福建龍溪縣,學者因此以“閩學”括概。
張載最被二程子等同時諸大儒稱許的是他的《西銘》。其實是他的著作《正蒙》最后第十七篇“乾稱”中的一段文字,他自己視為可以張之墻牖的座右銘,曾以《訂頑》為題錄之于書室,程頤改稱《西銘》,學者悉宗之!墩伞分械牧硪欢挝淖,張載以《砭愚》為題也曾書于墻牖,伊川改為《東銘》。但《西銘》影響最著,全文只有252個字。
張載的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銘》、《易說》、《經(jīng)學理窟》等,后人編入《張子全書》。中華書局于1978年出版《張載集》。
關(guān)注"566公務(wù)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公務(wù)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公務(wù)員"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