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
當孩子呱呱落地,父母選擇用什么方式面對孩子的一言一行,給孩子樹立怎樣的行為示范,特別是和孩子的互動方式都決定了孩子生命早期的成長。對于6歲前的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是比生活中父母的示范更為重要的,而孩子成長過程中安全感、情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等的培養(yǎng),也需要從生活中獲得,從父母那里獲得。
當孩子上學之后,看似教育的重心從家庭轉(zhuǎn)移到學校和社會,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仍至關重要。孩子上什么樣的學校,選擇怎樣的興趣班,接觸什么樣的人、用怎樣的視角打量身邊的世界,都與父母的格局、眼光和認知有關。
因此,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怎樣的家教,就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人。
家庭教育涉及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即如何做人的教育。這關乎他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價值觀。我們看到不同人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行為特質(zhì)和基本素養(yǎng),就能聯(lián)想到其出自怎樣的家庭,以及家庭的家風與家教。
反過來,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而孩子的逐漸長大又將會影響整個家庭的關系與氛圍。當孩子長大之后,又會把自己在原來家庭中所獲得的教育融入到新的家庭當中,帶給自己的孩子。就這樣,家庭教育在一個個家庭中不斷傳承開來。
我們常說,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元,家庭好,社會才能好。家風好,社會的風氣才會風清氣正。期待更多父母能夠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素養(yǎng),提升教育能力,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從而讓家庭教育在代際傳承的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
蘭 海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1日 17 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