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必看知識點
眾所周知,文章的立意決定了文章的基準分數,立意需要準確的圍繞命題人的核心思想進行撰寫,立意不深刻,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也會使你的文章與高分文章失之交臂。申論作文的低分可能會直接導致你再戰(zhàn)公務員考試,讓你錯失理性的崗位?梢,立意的選取是多么的重要,那么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將給廣大備戰(zhàn)國考的考生詳細解讀申論立意的選取方法。
一、理論講解
什么是立意?
立意實際上就是我們在以往語文學習中,強調的中心思想。是文種的主題,是命題人的思想。即命題人通過文章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這個核心思想往往是針對某些問題或中央的核心指導思想所展開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更直接的理解立意:立意=總論點=中心思想=主題+角度(觀點)。
二、選取立意的方法
立意的選取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題干點睛法。就是通過分析題干選取出題干核心詞、關鍵詞和關鍵詞與關鍵詞之間的關系,題干核心詞就是立意,關鍵詞是圍繞立意的分論點。例如: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yǎng)。邏輯連接詞,不僅僅、更、乃至,三者是遞進關系。題干核心詞:好政策。圍繞好政策的三組詞,公民意愿、公民理性、德性。這三組詞剛好是圍繞主題的三個分論點。
第二種是段尾分析法。材料共5個給定資料,給定資料1-4在1-4題這4道小題的答題中均有所涉及,那么最后沒有用到的給定資料5一定是我們找尋立意的關鍵材料。給定資料5的最后一段就是主題。通過分析給定資料5的最后一段話一定能理清作文的框架。例如:在2016年市地試卷中,材料最后一段恰巧是題干出處段落,最后一句話就是題干。在2014年國考申論副省級試卷中,材料最后一段里提到當前人們壓力非常大,提到了快生活的危害:第一點是影響身心健康。第二點是導致慢性自殺。通過這兩點突出了慢生活是健康的生活凡是,引出了人們對慢生活的反思,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節(jié)奏慢下來,才能自在有為的生活。到這里各位同學,我們不難看出立意就是來自這里。
注意,文章立意的選擇可以多種方法混合使用,如果同學們能夠熟練的運用這些方法,我相信在2018年國考作文立意的選取中各位一定能選擇出符合命題人要求的立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