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2018國考報名時間及入口|職位查詢| 報名遇到問題怎么辦?
在公考領域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得申論者得公考”。而同學們通過對申論的學習,會發(fā)現還有更實際的一句話,可以說是:“得作文者得申論”。因為想要申論拿高分,作文是萬萬不能拉低分的,反而還需要用作文來拉高分數,畢竟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在小題目的作答上,差距并不明顯,因此,能拉開差距的地方也就在于作文了。那么要想在作文中脫穎而出,進而取得申論分數的優(yōu)勢,那么在掌握文章立意和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文章的亮點就是十分必要了。
增加文章亮點的方法很多,比如一個典型生動的事例、一組客觀理性的數據,也可以是一句思想明達的名言警句,在這里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使用名言警句的使用。名言警句是大部分學員十分青睞的一種方法,如果使用恰當,可作高分亮點。但如果使用太俗套,等于沒用。另外,過于生、偏、澀的名言,和太過于常見的,都要避免使用。最重要的是,引用名言警句千萬不可牽強,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否則會適得其反。
下面用兩個分論點寫作的例子做對比,跟大家說明如何恰當準確的引用名言來支撐觀點。
【示例一】
以“提升政府執(zhí)政能力,需深化依法執(zhí)政觀念。”為分論點,運用名言分析法展開分析論證。
范文展示:
提升政府執(zhí)政能力,需深化依法執(zhí)政觀念。(段旨句)“道私者亂,道法者治”(引用名言)依法執(zhí)政是我黨執(zhí)政的基本途徑,是正確科學執(zhí)政的保證。(從名言中得出結論)但是,現在很多官員在執(zhí)政過程中,置法律于不顧,隨意編造違法謊言,為一些違法暴力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概括現象)這些反映出部分官員依法執(zhí)政觀念薄弱,直接導致執(zhí)政能力欠缺。(分析現象)因此,要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執(zhí)政能力,就要深化依法執(zhí)政觀念,將依法執(zhí)政切實落到實處。(得出結論)
文章解析:
該文段需要論證的觀點是“依法執(zhí)政”的必要性,所以找尋的名言必須是關于論證要嚴格“依法執(zhí)政”這一論點的。文中名言“道私者亂,道法者治”指的是以私心做事國家就混亂,按法度辦事國家就太平!焙芎玫卣f出了為政者應該摒棄私心做事,依照法律理政。對于“依法執(zhí)政”必要性的論證有理有據,思想深刻,發(fā)人深省,因此是十分有效并精彩的引用。
【示例二】
以“塑造法律自覺是樹立法治意識的前提”為分論點,運用名言分析法展開分析論證。
范文展示:
塑造法律自覺是樹立法治意識的前提。一個國家是否已經成為法治國家,不僅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法律體系,更重要的是看這個國家是否堅持依法辦事。也就是說,法治意識內在地包含了法律自覺!胺傻恼嬲康,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所以法律最終的意義并非僅僅制約人們的行為,而在于教化和引導,讓法律形成社會公德,進而能夠讓人們自覺去遵守。一個國家有沒有形成法治意識,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已經把法律內化于心,形成法律意識。因此,一個公民需要具有法律意識,一個國家更需要有法律意識的公民。
文章解析:
該文段需要論證的觀點是“法律自覺”、“法律意識”,意為人們發(fā)自內心的敬仰法律。文中名言“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強調的是法律對于人們內心的教化,以致人們會從內心遵守法律,形成法律自覺,最終形成法律意識。此名言十分深刻的指出了法律的最終意義并不僅僅在于表面的制度約束,而在于全民守法、信仰法律這一根本目標,因此,很恰當的論證了分論點。
可見,通過兩個分論點段落的示例,可以看出,都是論證有關“法律”話題,但具體觀點不同,一個是強調“依法執(zhí)政”的必要性,一個是強調“法律意識”的意義,所以在二者的論證上傾向不用,所需要引用的名言警句也不盡相同,如果任意使用一個關于法律的名言去論證,不僅與觀點不符,還會削弱論證,有牽強之嫌。因此在這里告誡大家名言的使用一定要恰當,與所論證的觀點相契合,這才是引用名言,增加亮點的關鍵所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