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假設分析法,是用假設性語言說出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使人信服,議論文寫作中對例子進行分析,從而構建觀點和論據之間關系的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建議大家深入掌握,寫出漂亮的議論文。
一、假設分析法標志性詞語:
1、如果(假如、假設、假若 、要是、倘若、……就……)
2、假如……怎能……;若無……怎能……
二、假設性分析,必須完整的引述事實論據,然后提出假設,并推導出與事實完全相反的結果。有正例反說和反例正說。
三、舉例說明
扎實的基礎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蛋,當你畫了一個,再去畫另一個時,形態(tài)又不同了。即使同一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態(tài)也有很大區(qū)別。只有把基本功練好了,才能畫出更好的畫。達芬奇老師通過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個普世的道理;竟苤匾。由于達芬奇從師階段培養(yǎng)了扎實的畫畫基礎,他后來成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卓越畫家。
分析:
這一段陳述了達芬奇的奮斗結果并且做了簡單的原因分析,應該說有“敘”也有“議”,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說理不夠深刻,能否再深刻一些呢?
修改:
扎實的基礎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試想他沒有扎實的繪畫基本功,不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同一對象的細微差別,不能發(fā)現創(chuàng)作對象隨著光影、色調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認識到“世界上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雞蛋的”,他能創(chuàng)作出被譽為世界花壇一絕的《蒙娜麗莎》嗎?那“神秘的微笑”絕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來的。干什么事都要從打基礎開始。說的好: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也是達芬奇畫蛋的故事給予人們的深刻的教育意義所在。
分析:
這一改文從事例反面的三個角度進行假設,采用排比、反問句,語勢極為強勁,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令人信服的推出了——達芬奇如果沒有扎實的基礎,就沒有他后來成功的結論,是說理更加完全、充分。
缺點:“觀點+論據”格局
弊端:論點和論據之間相互脫離,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聯(lián)系橋梁和紐帶,論點還是論點,論據還是論據,論據雖然豐富,但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論點孤立無援,也就失去了其立足的依據。這種“不講道理”的議論文,論點無論怎樣正確,也不足以服人,論據無論怎樣充足也不過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觀點+材料”=作文的失敗
學生們寫議論文往往喜歡犯“以敘代議,例而不議”的毛病,對所舉的事例缺少具體的分析,論點仍然是論點,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離。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論證,文章常常沒有說服力。
正確示例:模式論點+論據+分析+結論。在論證的過程中關鍵是如何分析材料,論證的本質就是分析。分析就是把事實論據蘊含的意義挖掘出來,使材料與論點之間發(fā)生內在的聯(lián)系。換個角度說,分析論證就是變單純的舉例為就例說理。
展示:
貧困也是一筆財富。(論點句)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范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也曾兩袖清風,一文不名,生活上常?恐艿芙訚;蘇聯(lián)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一個流浪兒;居里夫人剛滿十歲就出去打工……(論據)這些都是幼時貧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歸納句)寒門使他們根植的土壤,也就是這塊貧瘠的土壤使他們不斷發(fā)育,不斷的成熟。由此看來,貧窮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沒有喪失擺脫貧困的信心和斗志,那么他就可以激發(fā)我們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從而讓我們改變自己。正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分析)越是貧窮越激發(fā)人奮發(fā)上進,這何嘗也不是一筆財富呢?(結論句)
提醒大家,我們寫議論文不能只是觀點加材料還應該加以分析。注意分析的原則:扣題分析,即圍繞論點對所引事例進行理性分析。
相關推薦: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時間 | 2018國考報名時間 | 職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