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在隋唐演義中,程咬金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小說、評書、戲劇、影視都將此英雄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他在夢中習得三式斧法,后來他憑借三式斧法,劫得楊林獻給隋煬帝的二十八萬兩皇綱銀,又三斧定瓦崗,為后人所津津樂道。考試吧認為,對于申論學習而言,也需要掌握好“三招”,從而在考試中無往而不利。
“第一式”:明確答題思路
在歷年公務員面試當中,有很多的題目讓人眼花繚亂,如同老虎吃天,無從下口。而當考生做題做到一定階段后,很多題目的問法基本一致,這就需要考生對于茫茫多的題目進行歸類,中公教育在此基礎(chǔ)上將歷年的題目歸為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zhí)行、申發(fā)論述五類,而所有的題目都是在這五類題目的核心思路上不斷創(chuàng)新的。比如所像綜合分析題目,解題的核心思路:明確題目的分析對象以后,尋找與其相關(guān)的所有要點信息,然后按照“提出觀點、分析論證、落實觀點”的邏輯結(jié)構(gòu)書寫答案即可。所以要求考生首先明白每一類題目長什么樣子,核心思路是什么。這樣遇到題目以后先確定題目類型,就會明確此題的解題思路,為完美展現(xiàn)自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第二式”:尋找答題要點
在明確了核心的答題思路后,就需要結(jié)合作答思路去材料中尋找相關(guān)的要點信息,而這卻是所有考生的最大的難點,許多同學面對茫茫多的材料無從下手,許多同學能讀懂材料但是找不到要點信息,許多同學能找到要點,但是無法將其概括。大家要明白申論既然作為一門考試,那答案一定是客觀的、唯一的、可以量化的!那如何才能滿足這些條件?答案就必須來自于材料,而既然答案是客觀的,那么我們就應該避免主觀理解,要用客觀的方法作答,即在梳理材料的時候一定是按照閱讀理解方法中的“詞”“句”“段”“篇”等方法進行作答,將這些方法應用于每一篇材料中,勤加練習。
“第三式”:加工答案要點
申論的每一道題目都是有字數(shù)要求的,這就要求所有的考生必須按照字數(shù)作答,既不能太多(超出答題區(qū)域作答不給分),也不能太少(要點遺漏或者表述不充分),如何合理書寫答案?我們在找完材料中的要點以后,拿總字數(shù)除以要點數(shù),就大概知道一個點寫多少字,而申論考試答題紙上一行25個字,這樣就可以算出來答案的分布。比如,一道概括題目一共有四個點,字數(shù)要求250字,刨除標點、總起句、序號詞等,最多是200字,也就是每一點最多50字,格子紙上占兩行。除了字數(shù)加工,還有語言上的加工。這里建議大家,在找到要點以后,在擴充的時候盡量用材料中的原詞、原話進行擴充,盡量的保證“多打點”。
公考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道坎,邁過去就乘風飛翔;邁不過去,就一朝打回解放前。考試吧希望廣大考生慎重面對,同時心態(tài)上要放松。掌握好面試答題的核心方法,用好“三板斧”,祝大家申論得高分,筆試一舉奪魁。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