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是文章的小窗子,是應試者首先需要處理、閱卷者首先會關注的內容。擬題,是展現(xiàn)應試者思路,突出文章觀點的載體,一個好的標題,就像看迷人的景色,讓人賞心悅目。從實際的應試看,因為標題而影響文章定檔和最終得分的情況比比皆是。那么,廣大身處申論復習第一戰(zhàn)線的考生不禁要問:在擬題過程中,哪些問題是必須要避免的?我們又該遵循哪些原則呢?
首先,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專家為大家“揭曉”很多考生在申論擬題方面存在的四大誤區(qū):
一、主題當成標題
申論的寫作一般都會給定一個主題,如“圍繞‘動物保護’這一主題,自擬標題寫一篇文章”,然而很多考生為圖方便,或者意識不夠,竟直接以“動物保護”作為標題,這不僅沒有緊扣題目的要求,忽視了“自擬題目”的“偉大指令”,導致文章的標題過于寬泛、空洞。
二、簡單套用
套用,也是擬題中比較尋常的問題,比如“多措并舉……”、“由……想到的”等等,大有“任你出題風情萬種,我自巋然不動”之“風采”。朋友,申論考查的是行政思維能力,不是簡單的套用公式,所以這種擬題是不可取的。
三、假大空
直接看例子吧:“……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等,可謂“滿眼望去盡科學,滿紙都是創(chuàng)和諧”,科學發(fā)展觀也好,構建和諧社會也好,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也好,這些都是宏觀的社會發(fā)展理念,不是小小千字左右的申論能詮釋清楚的,而將其直接作為標題,實屬不明智之舉。
四、立意不準
一方面是沒有完全體現(xiàn)題目的要求。如題目明明要求立足“海洋資源的保護與開發(fā)”來寫作,可有些“執(zhí)著”的考生偏偏要來一個“開發(fā)海洋資源是發(fā)展藍色經(jīng)濟的必然選擇”。
另一方面,標題與行文內容結合不緊密。標題是標題,文章是文章,你擬你的題,我寫我的文,最后發(fā)現(xiàn):結構是完整的,層次是清楚的,內容與標題卻是不對應的,于是分數(shù)是可憐的!
那么,到底該怎么擬題呢?請看下頁: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國家公務員考前沖刺搶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