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中,多數(shù)考生反映的普遍問題就是白紙黑字都能看懂,但就是不知道說的什么意思,更難以找出文中的重點語句。今天,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專家就給大家支一招,教給大家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理解方法:標志性詞匯法。大家如若能嫻熟運用,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找到所需的答題要點。
段落的基本組成是語句。語句的基本構成是詞匯,如果能找到起到標志性作用的詞匯那便能最快地找到我們所需的語句。在實際考試中最常見的標志性詞匯包括以下六種:
(一)表明觀點的:說、指出、強調(diào)、表示、認為;
(二)表明重點的:本質(zhì)上、特別是、尤其等;轉折性詞匯:但是、然而等;
(三)表明原因的:由于、是因為;
(四)表明影響的:影響、關系、(提高、加快)了;
(五)表明對策的:建議、應該、必須;
(六)表明總結的:總之、綜上所述、由此;
例如2014國考副省級第一段材料最后一個自然段:
有觀察家指出,破解這一問題,政府應承擔營造“大環(huán)境”的責任。改革開放30余年,在舉世矚目的經(jīng)濟高速增長背后,我國政府已經(jīng)意識到必須妥善解決心態(tài)失衡等社會問題,讓民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過“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社會學研究員Y認為“制定政策時,政府還應充分考慮政策的科學性、連續(xù)性和社會影響,減少因政策的不連續(xù)性等因素導致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減少對個體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戰(zhàn)”,“尤其是對于城市邊緣人群和農(nóng)村貧困人群,提高他們的積極情感、幫助其消解負面情緒,對于緩解社會沖突,減少人際間的矛盾與仇視,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如若能熟練掌握標志性詞匯法,我們便能找到段中有“觀察家指出”、“Y認為”都是表明觀點,而這一觀點也正是命題人想讓廣大考生重視的,更可直接作為我們申發(fā)論述的重要立意來源和分論點來源。具體來說就是:破解社會心理健康問題,關鍵在于政府營造“大環(huán)境”,但同時應注意在制定政策時應保證政策的科學性和連續(xù)性。
只要能熟練運用標志性詞匯,中公教育專家相信廣大考生一定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更快更準地找到要點,從而獲得滿意的分數(shù)!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
201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新題型講解:調(diào)查問卷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