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還有最后幾天復習時間,即將進入考場的考生,此時已不再適用題海戰(zhàn)術。經歷過漫長的復習過程,最后幾天最主要的工作是要總結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調整心態(tài),力求超常發(fā)揮。從題型總結來看,歸納概括題和提出對策題對于大部分考生來說,在此階段已經沒有太多的疑問和困難,而難度較大的,是考察形式比較靈活的貫徹執(zhí)行題。專家在此為廣大考生提出最后一些建議,力助各位最后一搏。
其實,每一道貫徹執(zhí)行題目設置的本身都“暗藏玄機”。能否做到全面抓取得分要點的關鍵一步就是讀懂題干。因此,考生需要戒驕戒躁,不能拿到一個題目就囫圇吞棗,草草讀完了事,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閱讀材料上。材料閱讀固然重要,但是審題環(huán)節(jié)同樣不可小覷。帶著糊涂的思路去糊涂的閱讀,最終的作答也肯定一塌糊涂。
1、 抓準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
審題時一定要通過關鍵詞精準地把握命題人的真正意圖所在,了解貫徹執(zhí)行題的寫作要達到什么目標。
2、 審清格式要素
審題環(huán)節(jié)還要注意題干是否要求寫格式。文體的不同,一般要求書寫的格式也不同。通常情況下,如果題干和作答要求中出現“提綱挈領、綱要、提綱、內容要點、不必考慮行文格式”等類似詞匯,只需要把正文的得分點補充完整,格式要素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如果題干中沒有上述類似詞匯,則需根據作答的文體確定書寫格式。考生在此環(huán)節(jié)往往把握得不夠到位。例如:某單位為了解工作人員的生活、工作情況和心理、思想狀態(tài),打算以“給定資料1”中小鄒的情況為案例,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假如由你具體負責這項工作,請設計出該問卷內容所應列出的主要問題。
這道題要求考生完成一份調查問卷,從題干可以看出,需要書寫作答格式,根據調查問卷這一文體,基本可以確定此題只需要寫標題和正文,無需添加稱謂、發(fā)文機關和日期等格式要素。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希望各位考生能將平日的積累,在考場上順暢發(fā)揮。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