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不外乎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文章寫作和應用文寫作這些題型,隨著公務員考試的不斷變化,申論考試開始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的測查。因此,考生要在掌握了每一種題型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該注意的事項后,應更加注重對各種能力的不斷積累和培養(yǎng),本文將就考試題型和能力培養(yǎng)為考生做相關介紹,以期能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一、歸納概括
作為一種基礎題型,歸納概括題不僅在國考試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省考中出現(xiàn)的頻率也較高?忌鷳枰宰銐蛑匾,不能覺得簡單就掉以輕心。
歸納概括題主要是歸納和整合要點。對此類題型的備考而言,練就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和閱讀的方法技巧以及掌握作答的方法步驟尤為重要。
首先,加大閱讀。閱讀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考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在臨考之前讀幾篇文章就覺得萬無一失了。在閱讀上,考生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一份計劃,幾天讀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材料,讀材料的時候要思考,不要只是機械的閱讀,這樣很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如在材料中看到了某問題,就要聯(lián)想問題產(chǎn)生原因、造成結(jié)果等這樣的閱讀思維,久而久之,閱讀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
其次,學會如何閱讀和使用材料。閱讀材料和分析材料是歸納概括題的基礎能力要求,也是作答申論的基本要求?忌谀玫皆嚲砗笠瓤聪陆o定資料共有幾則,在具體閱讀時以防遺漏。其次是根據(jù)題目要求去閱讀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再次是注意段落的首尾句,材料中與題目相關的關鍵詞,邊讀邊標記,把和題目相關的內(nèi)容標出,以便整理答案時使用。
再次,掌握教材中給出的各種方法和技巧。
二、綜合分析
隨著考試的不斷發(fā)展成熟,綜合分析題逐漸成為一種?碱}型,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綜合分析類試題有如下特點:綜合性、靈活性、多樣性;題型類別也慢慢豐富?忌趶土曔^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大對自己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綜合分析類試題,題型多樣,出題方式靈活,并且在不斷地發(fā)展中推陳出新,增加了考生對此題型的把握和作答難度?忌鷳紫纫卫巫プ【C合分析題的基本作答要求,作到心中有數(shù)。
首先,分析合理。作答綜合分析類試題最重要的就是要確定分析的標準、對象和方法。分析標準,就是合乎事理,符合邏輯;分析對象,就是題目要求考生作答的對象;分析方法,綜合分析類試題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法,要求分析符合辯證法中關于聯(lián)系發(fā)展、內(nèi)因外因等原理。要求分析必須符合自身存在與發(fā)展的規(guī)律,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人的認識規(guī)律、表達順序等。
其次,條理清晰。綜合分析類試題的要點往往分散在一則或者數(shù)則材料中,要求考生必須有秩序地對材料進行分類和安排,作答時必須要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答案是否條理,層次是否分明,將直接反映考生的邏輯思維。作答過程中,要注意將分析的內(nèi)容要點突出出來,并且層次鮮明地闡釋出來。這樣做可以讓閱卷者能一眼看出考生答題的重點,不至遺漏得分點。
再次,適當拓展延伸。考試中,考題會經(jīng)常涉及公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與政府的職能、責任等相關問題的題材,分析問題時就要求考生要設身處地地去看問題、想問題,掌握一些相關的政治原則、規(guī)律、政策精神等,如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以人為本等的原則和方法。考生可按照普遍適用的原則,聯(lián)系試題中提出的具體問題,緊扣題意作答,靈活運用,適當發(fā)揮,能為作答增光添彩。
三、提出和解決問題
提出對策類試題是申論考試的重要題型,申論材料中必然會反映問題,這要求考生針對全部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或材料中涉及的某個具體問題提出對策思路或解決方案。文章論述或公文寫作中也時常出現(xiàn)對提出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提出對策,首先要明確對策所針對的問題,即對策是為了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而提出;要根據(jù)問題來確定對策的方向,如此對策才能具有針對性。
明確了問題后,就要結(jié)合材料尋找對策,因為立足材料是作答申論的基礎,提出對策也要遵循這一原則。提出對策主要有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對策、根據(jù)問題推對策、根據(jù)原因推對策、根據(jù)經(jīng)驗或教訓總結(jié)對策這幾個常用方法,在答題時可以按照這幾鐘常用方法提取對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按照對策的邏輯關系合并組合各條對策,答題時要靈活運用這些排序方法,準確、全面、和邏輯地對對策要點進行加工,完善答案。
四、公文寫作
作為一名政府工作人員,不可避免地會與各種公文和事務文書打交道,所以說熟悉和寫好公文是考生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考生要格外重視。
對公文題,首先要把題目讀準,看清楚要不要求行文格式或者有沒有其他要求。審清題目后,就要返回材料,提煉要點。
公文題的內(nèi)容要求一般是要:內(nèi)容全面,具體明確,層次分明,突出重點,注意內(nèi)在的邏輯。公文寫作是極具實用性的文章寫作,它的性質(zhì)和功能決定了它的語言運用的特殊性。一是風格莊重嚴肅,公文寫作的語言必須是嚴肅莊重的書面語,不能浮夸,不能口語化,不能用感情色彩過于濃烈的語言。二是使用規(guī)范用語,在長期的實踐中,公文寫作逐步形成了一些定型化、規(guī)范化的詞語用法,并且約定俗成,例如:鑒于、責成、茲定于、特此通知等等。
五、文章論述
對文章寫作,要多閱讀一些理論水平較高的文章。以增強自己的語感,不斷積累,為寫作做好準備、打好基礎。平時養(yǎng)成關注時政的習慣,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也能對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首先,要重分析。如果文章僅停留于對給定材料的大量復述和引用上,忽視自己的獨特分析和必要論證,文章很難讓閱卷者信服。要忠于材料,但不是無限制的復述材料。
其次,要重論據(jù)。缺乏論據(jù),空發(fā)議論,或者是對策的機械羅列,很容易降低你文章的印象分,沒有血肉、空有骨架的文章也是不會得高分的。這就需要考生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如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的記憶等等,論據(jù)的使用能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長篇大論往往不及一個小事例或者一句名言來得有力度和精練。
再次,要重立場。在作答的過程中,考生必須要擺正自己的論述立場,謹慎下筆,立場要“鮮明”。如果立場錯了,后面再精彩的論述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考生在立論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寫。
相關鏈接: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