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來看具體的例子:
根據(jù)自己背誦的國家文件、報刊上的觀點來答題。200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中央黨校有一位女博士,申論只考了45分,她向我咨詢,評卷標準到底是什么?為什么她那么優(yōu)秀的答卷,卻只能得45分呢?我問她何以見得她的答卷就是優(yōu)秀的答卷呢?她說,當年的國家一號文件就是講“三農(nóng)”問題的,而這一年的考題也正是考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的,因此她根據(jù)自己對國家政策的良好理解而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地答完了試卷。我要她把答案默寫出來,我看過以后,感覺確實是有很深厚的理論功底,但是她的答卷也確實只能得45分,因為我們設計的題目,當然不會和國家的時政方針、理論政策相沖突,但是國家的理論政策是針對宏觀的全國情況的,而我們的材料是選取一些具體的案例,有它自己的特殊點,因此完全按照國家理論來答題,必然疏忽了材料中所涉及的具體問題,因此不可能得高分。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答題傾向,因為考生在考前總是會學習很多時事政治,上了考場就過度使用。學習時事政治對申論考試是有幫助的,但時事政治絕對不是答題的標準來源。時事政治材料是來幫助考生理解材料、表達材料的,而絕不能取代材料。
根據(jù)新聞輿論來答題。申論每年都會根據(jù)時政熱點問題來出題,這些時政熱點在報刊上會有相當?shù)膱蟮溃行┛忌髁擞行娜,把這些文章背下來,上了考場就按這些文章的觀點來答題。但報刊上的文章的采寫角度怎么可能會和申論考題完全一致呢?不按考試材料卻按新聞輿論來答題,必然導致答題偏差。我們不反對多了解時政背景知識,多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但是,它們絕對不是現(xiàn)成的答案!200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時候,我在廣東遇到一位報社的記者,他的申論成績只有37分,他也非常懷疑我們閱卷的時候在草菅人命。我問他,怎么能說我們閱卷在草菅人命呢?他說這一年考突發(fā)公共事件問題,而他作為一名報社記者,自己采寫和閱讀了不少關于突發(fā)事件的新聞文章,所以上到考場,看到考試竟然是他熟悉的突發(fā)事件問題時,感到非常高興,以至于材料都不去仔細讀完,就根據(jù)自己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知識,輕松寫完了答卷。結果只有37分。難道媒體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嗎?不是,僅僅是因為新聞媒體所報道的那些事情,一定和我們材料所選取的具體案例有很大的不同。
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答題。廣東公務員考試有一年考垃圾短信問題,有一位女碩士的畢業(yè)論文就是研究垃圾短信問題的,因此她按照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來答題,心想今年的運氣真是好啊,她一定能考一個最高分,因為只有她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是最專業(yè)的?墒撬詈蟮某煽儯尤恢挥46分!我們在設計考題的時候,必然要規(guī)避專業(yè)知識的影響,因為我們是面向不同專業(yè)的考生來考試的。如果今年考一個題目只有理工科的學生能回答,明年再考一個題目只有醫(yī)學專業(yè)的考生能回答,后年再考一個題目只有學歷史的才能回答,那我們的考試還有公平、公正、廣泛性可言嗎?所以根據(jù)專業(yè)知識來答題也是不對的。
根據(jù)自己背誦的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應對所有考題都可以同樣回答的答題模板來答題。有一些考生圖省事,背誦一套答題模板進考場按模板答題。各位聰明的、有智慧的參加公務員考試將來要成為公務員甚至領導人員的大學生、研究生等高級知識分子讀者們,有這么輕松的事嗎?如果背誦一套答題模板就可以考過公務員錄用考試,那么每個大學畢業(yè)生就都考上了公務員。大家想象一下,有多少考生都可以背誦答題模板,閱卷時他們答案一樣,都會給他們高分嗎?實際上,都會給低分!因為他們不能按照考綱的要求對材料進行分析而得出答案,只是投機取巧地在默寫答案。出題專家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題目的設計和評分標準的設定上對此做出了規(guī)避。大家可以看看近幾年的題,模板已經(jīng)不管用了。所以,每位想通過考試的考生,必須按照考綱的要求,訓練提高自己理解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才能在考試中取勝。
還有少部分的考生,完全根據(jù)自己的感情喜好來答題。我們每一年的考題都是選取了具體的時事政治問題,這些問題沒能處理完好,要求考生來正確地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墒怯行┛忌瑓s在答卷上表達他對這些問題的憤慨,以顯示他自己的愛憎感情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以及對腐敗官僚等問題的憤恨,就是不去正確地分析材料所給出的問題,也不能給出正確的解決辦法。只是自顧自的在那里述說政府的失誤。這種答案的方向都是錯誤的,我們是要通過考生對這些問題的正確分析和解決,來測查考生是否具有從政的能力。只會發(fā)泄自己的憤慨,批評他人的不對,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因此,務必記住并嚴格遵循申論考試答題的要求:根據(jù)材料來答題!對給定材料進行仔細準確地分析、概括、提煉、加工以得到答案。那么如何從材料中得到答題的答案呢?首先要閱讀好材料,閱讀材料要采取正確的方法。
相關推薦:2009年考碗族必看: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寶典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