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主要是考查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求考生對材料有很好地把握,并進行加工處理,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這些工作是在前面概括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其方法為:
(一)明確給定角色
申論協作與一般作文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是命題這魚獻給了應試者一個確定的公務員角色。這就要求應考者在根據主要問題提出對策方案時,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這個虛擬身份,即自己處在一個什么楊得志圍上來提出方案。明確給定角色,主要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應試者必須體現政府的行為,這一點應考者從進入考場的那一刻就應該意識到了;其二,也是比較難把握的一點是,應試者必須確定自己體現的是什么樣的政府行為,即哪一個級別、哪一種職位的政府行為。把握不好這一點的應試者也會前功盡棄。
(二)明確方案的針對性
所謂明確方案的針對性,也就是要針對問題提出方案,是指應試者所提對策方案必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種針對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使之對策方案應該于所給定材料的傾向性相吻合。其二,實施對策方案要緊緊圍繞前面概括材料所提出的主要內容,切中要害。當遇到給定材料反映的問題比較復雜時,首先要根據題目給定的角色進行認真篩選,抓住核心問題,切忌平均用力,甚至本末倒置。
(三)明確方案的可操作性
對于任何政府部門而言,對任何社會問題的一個對策方案,不管它有多完美,如果沒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一般而言,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方案是指:其一,對策方案要明確執(zhí)行主題,即制訂出來的方案由誰去執(zhí)行。其二,對策方案要明確執(zhí)行步驟,即制訂出來的對策方案怎樣執(zhí)行。其三,對策方案要明確執(zhí)行的實效,即制訂出來的對策方案何時實施。其四,對策方案要明確執(zhí)行的條件,即執(zhí)行出來的對策方案在什么條件下實施。總之,應試者在溝想對策方案時,要通盤考慮,盡力克服與之相悖的因素,是方案合理、具體、便于落實,切忌脫離實際、坐而論道,提出一些很難付諸實施的對策,力避大而空、難以操作的虛話、套話。
四、論述問題的方法
在論述這個環(huán)節(jié),實際上就是給材料作文,即根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論點,并對此加以論證,寫一篇1200字左右的議論文。這部分因為考生自學寫作文起至今,每人都已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筆者就不在此班門弄斧了。
熟練掌握了這些方法,相信考生在公務員申論考試中便不會再一頭霧水、毫無頭緒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