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吧11月24日考后首發(fā)2014國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于11月12日閉幕,從全會公報內容看,本次會議聚焦于改革主題,明確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重點和任務等。會議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這說明會議確定的改革相比于以往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來說,是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后一次新的全方位改革,“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加快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tài)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可以看作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第二次改革,是不同于以往改革的全新改革。
新一輪改革所具有的綜合配套性質和牽動各方面利益的格局調整,必須要進行最高層面的頂層設計。會議強調了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全方面改革,說明各項改革之間的彼此關聯(lián)和相互制約。其中,經濟體制改革處于整個改革的核心位置。但任何領域的突破都必須要其他領域的改革相協(xié)調,某一領域改革的滯后所帶來的發(fā)展不平衡問題,將會形成對其他領域突前改革的牽制。因此,本次會議區(qū)別于以往三中全會多次強調的經濟體制改革,也更加注重從最高層面進行整體設計,多方位、全領域、戰(zhàn)略性地推進改革。為此,會議決定在中央層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tǒng)籌協(xié)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全面深化改革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新性也決定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的嘗試性和漸進性,因此,新一輪改革也必須發(fā)揮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高度重視自下而上的改革以及來自基層的有益實踐。正如公報所述,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會議強調要加強黨的改革的領導責任,但要“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
實際上,目前進入攻堅階段的改革,其對利益分配的調整,遇到的巨大阻力前所未有,單向改革也難以成為突破利益格局的有效手段。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需要上層的拉力和下層的推力兩者所形成的合力,以破解改革困局,砸碎利益鏈條;另一方面,在行政體系取得共識并進行壓力傳遞的同時,要通過群眾的呼聲和實踐倒逼上層改革,形成強大的輿論效應和成功示范,推動改革的深化和前行。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國家改革和群眾路線的有機結合,是打破現(xiàn)有利益強化機制的有效途徑。有理由相信,本屆三中全會通過頂層設計與群眾路線的結合,將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釋放更多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