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吧11月24日考后首發(fā)2014國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反腐“排頭兵”淪為階下囚,反映了時下反腐的一個特點。
回顧十八大以來一些落馬的官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唱反腐敗高調,賊喊捉賊,愛把自己裝扮成反腐倡廉“排頭兵”。比如,貴州省委原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廣東省委原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周鎮(zhèn)宏,還有近期落馬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yè)等,都熱衷于廉政秀。一面正氣凜然,一面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展現(xiàn)了這些腐敗官員如同變色龍的雙面人生。
貪官為什么熱衷于廉政秀?這與當前人人喊打的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有關。做賊心虛,是一般貪官的普遍心理。廉政秀,也就成為他們必然的選擇。一是借此包裝保護自己,迷惑上級和群眾,便于潛伏,不被發(fā)現(xiàn);二是把自己裝扮為反腐“排頭兵”,轉移視線,贏得贊譽和信任作為升遷的資本,不少貪官從中嘗到了甜頭,可謂是一舉兩得。但是無論貪官怎樣包裝,都無法改變貪腐的性質,最終在法網(wǎng)中原形畢露,淪為階下囚。他們的那些廉政秀表演,除了留下笑柄外,還留給人們更多的思考。
值得反思的是,喜歡廉政秀的官員往往被帶病提拔,邊腐邊升的事時有發(fā)生。這說明現(xiàn)行的干部考察選拔制度在把關上還存在某些問題,需要改進。怎樣改進?就是要加大制度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開,讓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和話語權,增加群眾監(jiān)督的剛性,改變那種只對上級負責、不對群眾負責的流于形式的干部考察方式。當前深入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好為這種選人用人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機和動力。選拔真正清正廉潔的干部走上領導工作崗位,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清除淘汰貪官庸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愿望,也是干部考察選拔制度的目的。
廉政秀,仿佛是反腐戰(zhàn)場上拋出的煙幕彈,企圖混淆人們的視線,但也為巡查貪官污吏提供了偵查方向。越是高調反腐敗、卻民怨沸騰的地方和人,越是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需要進行重點調查?疾旄刹渴欠袂逭疂崳粌H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反對腐敗,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狠剎“四風”,不是看官員說得如何,而是要看做得怎樣,從群眾的眼里尋找答案。
廉政秀,表現(xiàn)出來的是陽奉陰違、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是官場上的一股歪風,直接造成對反腐倡廉公信力的殺傷。因此杜絕廉政秀,一方面要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喜歡搞廉政秀的貪官,讓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一方面對重用廉政秀貪官的瀆職、失職的行為實行問責,嚴肅用人紀律,讓廉政秀者失去滋生的土壤和市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