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3年9月初,中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正式對外開通了網絡舉報功能。據(jù)新聞報道,自正式上線以來,中紀委官方舉報量達到一萬五千余件,日均受理超過760件。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就“網絡舉報媒體化”這一問題舉行了專家研討會,與會專家最后一致認定,網絡舉報媒體化弊大于利。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網絡舉報媒體化是一個新型的概念,它是在網絡舉報的基礎上,舉報人利用網絡這一媒體的特殊性,以爆料宣傳為目的,實現(xiàn)個人的非正當目的。
網絡舉報業(yè)已定性,屬于利大于弊的行為,其核心的積極作用在于拓寬舉報人的申訴途徑,緩解社會矛盾;而網絡舉報媒體化則不盡然,表面上看網絡舉報媒體化進一步擴大了網絡舉報的效果,獲取了更多網民的支持,擴大了舉報事件的影響力;但在當下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之下,舉報人變成了爆料人,更多難辨真假的事實層出不窮,混淆了網民視聽,影響了司法機關和政府機關的公信力,猶有甚者借機攻擊黨和國家,用心險惡。
我們不應單純地看到網絡舉報媒體化的正面作用,縱然趙紅霞一案使得一連串的貪官落馬,但從最初不雅視頻從網絡瘋傳的情形來看,從事后徹查定性的結果來看,爆料者本意實為要挾相應官員,以實現(xiàn)自己的非正當目的;從此案可以明顯看到,網絡舉報媒體化后,網民的求其求怪心理、傳統(tǒng)媒體的另類跟進方式,極大地干擾了趙紅霞父母家人的隱私,虛假照片極大地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因此,網絡舉報媒體化輕則干擾他人隱私,重則涉及侵權。
同時,當網絡舉報媒體化后,網民的“積極”參與,使得傳統(tǒng)媒體為博得新聞效果,傳遞出帶有大量主觀感情的相關報道,從而誤解了更多的社會民眾,極大地干擾了司法公正,使得司法審判變成了媒體審判、輿論審判乃至于全民審判。從司法精神來看,公正不在于懲治了多少貪官污吏,而在于建立一種長期的切實有效的預防機制,在其常態(tài)化后固化為一種制度,最后實現(xiàn)法律威懾。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對權力的監(jiān)督方式和監(jiān)督環(huán)境有沒有發(fā)生變化,而不僅僅著眼于審判了幾名貪官。否則,理念不更新,蛀蟲難徹除。
[對策分析]
1、發(fā)揮傳統(tǒng)渠道辦案的核心作用。無論是網絡舉報,還是網絡舉報的媒體化,最終都會進入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渠道,因此,發(fā)揮政府部門自身的糾風、紀檢部門的監(jiān)管作用依舊是核心;同時加大反腐的決心和力度,對于犯案官員嚴懲不貸,提高其作案成本。
2、增設正常的網絡舉報途徑,并形成常態(tài)化機制。紀檢、公安等部門增設網絡舉報途徑,并確定專人負責,讓網絡舉報走上合理化、可控化、有效化之路。
3、完善互聯(lián)網言論自由的相關法律。明確相應問題的辨析、處理辦法,一方面保護互聯(lián)網網民的言論自由,另一方面打擊網絡謠言。
4、推行信息公開。網絡舉報媒體化存在的土壤就是民眾對傳統(tǒng)渠道辦案的不信任,其核心因素就在于案件處理中未能實施有效地信息公開,司法機關應在不影響案件處理的前提下積極同報案人員進行溝通,定期予以反饋,而不是走形式,
【可用妙語】
1、習近平——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
2、李克強——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
3、溫家寶——創(chuàng)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jiān)督政府,同時充分發(fā)揮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