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
1.本次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寫作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150分鐘,其中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申論各題均在答題卡上規(guī)定位置作答,準考證號須用2B鉛筆填涂,答題須用藍、黑色墨水筆(圓珠筆)作答,在作答時,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題中凡出現(xiàn)本人姓名者作違紀處理。
二、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如下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1.請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概括所給材料反映的主要內容。
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20分)
2.針對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請就食品安全問題談談你的對策。
要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字數(shù)在500字以內。(30分)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結合社會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觀點明確、結構清楚、語言流暢。(50分)
三、給定資料
1.2009年6月1日起,《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規(guī)最大的亮點在于將民事賠償納入法制軌道,大大增強了賠償力度,這贏得了許多上海市民的贊許。
不過,食品安全問題非一日之寒。近日,記者對市民經(jīng)常食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進行暗訪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安全問題,其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上海一位人大代表深有感觸地說:“現(xiàn)在暴露出的很多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是老問題!庇袑<医ㄗh,整治食品安全亂象,施以重典方能見效。
街頭水果攤上整齊擺放的水果看上去個個水嫩光鮮,可是,有誰知道這可能是用蠟“偽裝”過的結果?!
記者在上海一家果品批發(fā)市場內,看到經(jīng)營橙子的攤主給橙子上蠟的過程。這種蠟一般呈液體狀態(tài)裝在塑料瓶子里,將橙子放置在盆內,往橙子上噴灑液體蠟即可。只需幾分鐘,橙子就上完蠟。據(jù)觀察,橙子在上蠟前后,表皮的光滑程度、鮮亮程度變化明顯。攤主表示,給橙子上蠟是水果批發(fā)商普遍的做法,“這種蠟屬于水果蠟,無毒無害。蠟只留在表皮,橙子是剝開吃的,買回去一洗,蠟就會脫落”。
果品行業(yè)專家透露,給水果打蠟是國際上允許的保鮮方法,主要用在橙子和蘋果上,高檔水果中應用較多。水果表皮上有許多氣孔,水分容易揮發(fā)。打蠟的目的是封住氣孔,防止水分蒸發(fā)。
所以,一般的橙子,保質期為兩三個月,打過蠟后,保質期可以延長到五六個月。不過,水果打蠟要使用食用蠟,但為了降低成本,個別商戶會使用礦物源蠟等非食用蠟,這會導致橙子里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可能危害人體健康。而二者的差別只有在實驗室才能檢測出來。
業(yè)內人士表示,給果品上蠟,應該有一套嚴格的程序,有一定的衛(wèi)生要求,并且應保持蠟的純凈性,比如應該在密封狀態(tài)下進行,分裝使用。而我國目前沒有具體標準,上蠟的含量、上蠟是否應予以標注等相關標準仍處于空白。質檢部門對打蠟原料的監(jiān)控也并不完善。
上海有關方面關于食品安全性問題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選購食品,81.44%的市民最看重“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72.95%的市民重視“品牌知名度”,而55.09%的市民會選擇“食品的色澤和外觀”。不過,也有市民表示:“以前挑東西要色美味香,F(xiàn)在,越是好看的可能越假,撿難看的買,就吃個安心!
那么,買到問題食品后會如何處理?70.16%的市民首選“丟棄了事”。大家都認為:“向消協(xié)、媒體等投訴太麻煩,太花時間!倍71.46%的市民認為,通過立法、職能部門加強監(jiān)管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最有效的手段。
市民金先生表示:“如果打個投訴電話,執(zhí)法部門就能去調查解決問題的話,我肯定不會息事寧人。關鍵還是看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妒称钒踩ā肥且粋好的開頭,只有職能部門真正行動起來,法律才能發(fā)揮作用。”
上海的人大代表也十分關注食品安全,他們認為,很多問題屢禁不止,是因為有關部門在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上,和老百姓的期望相比,還有差距。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違規(guī)違法操作問題,從法規(guī)、管理監(jiān)控機制、檢測手段到懲罰力度等都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
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麻生明認為,中國應當效仿國外,建立或完善食品添加劑清單,并制定、完善相應的使用規(guī)章制度,特別是嚴懲違法添加行為,應當通過法律認定往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目錄以外的化學品為刑事犯罪行為。
相關推薦:專題:2010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沖刺完全指南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