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題(1172字)
參考答案:
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是反對腐敗的一劑猛藥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于今年元月初一率先在全國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把過去通行的官員“收入申報”擴大為“財產申報”,近又聞即將在金秋十月召開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要把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作為新的制度性安排,以滿足廣大人民對反對官員腐敗的新期待。
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機制之一,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被認為是行之有效的反腐敗“陽光方案”。我國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從1988年立法動議至今,雖然民間的呼聲日漸高漲,卻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推動與落實。如今,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已經成為重要的公共議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及其理念是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必然,是權力接受社會監(jiān)督的必然。
嚴格意義上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有三個重要特點或環(huán)節(jié):一是具有公示環(huán)節(jié),二是對于申報內容進行審查的環(huán)節(jié),三是對于謊報、瞞報行為進行懲治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干部誠實信用失缺的嚴重程度估計不足;對監(jiān)督主體認識不清,最主要的監(jiān)督主體(人民群眾)沒有參與其中;沒有建立全民信用卡制度,由此加大了干部財產轉移、瞞報的可能性,并削弱了銀行的監(jiān)控作用。少了內容審查和結果公示這些環(huán)節(jié),出現了一個人為設置的盲區(qū),使得干部收入申報這項本該發(fā)現問題、預防腐敗的制度,成為不透明的和缺失必要環(huán)節(jié)的暗箱操作制度。
鑒于目前建立我國制定財產申報法的條件還不具備最基本的條件,在真正意義上的財產申報法出臺之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制度資源,通過增加環(huán)節(jié)來完善現有的干部收入申報規(guī)定。
具體而言,申報對象可以逐步擴大到所有的國家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就國家工作人員來講,除了對他們進行任職、離任時的審計外,還應要求他們在任職前、任期間、離任時對自己和家庭的財產進行如實申報,其申報范圍可依具體申報對象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程度作不同的規(guī)定,其具體操作除了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外,可逐步交由銀行執(zhí)行或監(jiān)督。
為此,可以增加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審核環(huán)節(jié),即審查核對環(huán)節(jié),通過檢查核實申報內容;二是公示環(huán)節(jié),申報結果的公示范圍可以視條件的成熟程度而逐步擴大,可以先做到同級公示,即在班子內或同級干部中公開,由人大產生的干部的收入申報在人大中公示;這里不應有“秘密申報”部分,也即不應有暗箱操作部分;三是追究環(huán)節(jié),根據檢查結果,對于不如實申報收入,或瞞報、漏報、謊報者做出嚴肅處理,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于多次謊報者應免去其領導職務;四是信用記錄環(huán)節(jié),對于是否如實申報的情況應記錄在案。建議各單位紀檢監(jiān)部門有必要對現任干部任職以來歷次收入申報記錄進行一次大檢查,使檢查結果進入干部信用檔案(所以必須先建立干部信用檔案),以供組織部門任免干部時參考。
總之,干部收入申報應在陽光下運行。陽光是最好的反腐劑。我們期待著在條件成熟之時出臺已呼喚了十多年的《反腐敗法》,并專設章節(jié)對于官員財產申報作出明確而完善的規(guī)定。
思路點撥: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率先在全國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fā)了廣泛的熱議。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9月召開十七屆四中全會,主要議程除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恫t望》新聞周刊也撰文指出:“社會也期待,黨能夠充分運用一切有利于鏟除腐敗的成果,比如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等。有理由相信,四中全會會在社會的最期待處作出新的制度性安排!
財產申報制度是個比較專業(yè)的話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以人民福祉、國家強盛為唯一利益取向的政黨,因此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這也是全社會對黨的一個共識。當然,社會十分期待黨在反腐敗上有更有效的辦法出臺,在保持對腐敗“零容忍”的前提下,著力研究讓干部“不能腐敗、不敢腐敗”的預防制度體系建設。其中,財產申報制度便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反腐猛藥。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考試論壇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考試吧模擬考場 相關推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0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中央機關及直屬機構2010考錄公務員大綱解讀匯總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新大綱)申論習題及答案(2)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