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據統(tǒng)計,時下我國人均生活用紙為每年2.6公斤,以13億人口計算,全國一年消耗的生活紙制品為338萬噸。生產一噸紙制品要用20多棵大樹,生產338萬噸生活紙制品相當于用6700多萬棵大樹。
據了解,辦公用紙的數量同樣也很驚人。時下許多單位都添置了無紙化辦公設備,然而相當一部分還是形同虛設,不但依然是“有紙化辦公”,而且打印、復印設備齊全,紙張的消耗量沒有降低。
我國每年有五分之一的廢舊紙沒有得到循環(huán)利用,而是混在生活垃圾中被一起丟棄。目前除生產銅版紙、打印紙等高檔紙品外,書本紙、新聞紙等一般紙品的生產原料中廢紙占了七八成。由于我們自身的廢舊紙資源沒有充分利用,我國造紙企業(yè)每年不得不從美國、日本等國進口廢紙上千萬噸。
5.進入21世紀,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與中國的基本國情嚴重背離,這樣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xù),F在,我國的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亢,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資源量55位以后,45種礦產資源潛在價值80位以后。礦產資源的保障前景更加不容樂觀。我國的石油、天然氣、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僅分別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鐵礦石、氧化鋁等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礦產資源將長期短缺。
黨和政府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來已久,然而效果并不明顯,這說明情況是復雜的,道路是曲折的,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任重而道遠。雖然近15年來,我國在節(jié)約能源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開始縮小,但是鴻溝依然存在。與1990年相比,2005年全國每萬元GDP能耗下降45%,累計節(jié)約和少用能源7億噸標準煤;火電供電煤耗、噸鋼可比能耗、水泥綜合能耗分別降低11.2%、29.6%和21.9%,然而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8個高耗能行業(yè)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40%以上。顯然,我國的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仍然是主要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的,能源、淡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家發(fā)改委主任馬凱把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結為六個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xié)調、難循環(huán)、低效率。
6.據報道,未來5年,商務部將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0個省會城市及省轄市開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將達到80%。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2006年2月份召開的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作會上透露,目前我國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價值3000億元左右,除廢鋼鐵回收率較高外,廢塑料的回收率為25%,廢橡膠的回收率為32%,廢紙的回收率為35%,廢玻璃的回收率只有13%。此外,廢舊家用電器、電腦等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還未完全開展起來,資源流失嚴重。他表示,建設現代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將極大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率,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同時減輕環(huán)境污染,并保障國家的經濟安全。
據他介紹,商務部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90%以上的回收人員納入規(guī)范化管理,在90%以上的社區(qū)設立規(guī)范的回收站點,使90%以上的再生資源進入指定市場進行規(guī)范化交易和集中處理,生產性廢舊金屬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循環(huán)鏈條,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的產業(yè)化。并在進行試點的基礎上,把建設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經驗向全國推廣。
特別推薦:[中公網]2008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輔導班
專家訪談:2008年北京公務員考試如何沖刺復習 北京公務員歷年真題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頻道 公務員論壇 公務員博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