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歷來是為官從政的精髓要義!墩撜Z》中的“政者,正也”,《道德經(jīng)》中的“以正治國”,《從政錄》中的“正大立心”等,都強調為官必須以正為本。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正”是為人之本、從政之基。這種“正”,具體體現(xiàn)為正心、正業(yè)、正品。
正心的根本在從政為民。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過,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根本的問題。從內(nèi)心深處明確“為了誰、依靠誰、服務誰”,是為官之本、正心之魂?v觀歷史,大凡為私、為利做官者,即使本領再大,也難立大業(yè);縱然得勢一時,亦難以走遠。相反,只有心懷天下、造福百姓,才能真正實現(xiàn)“立德、立功、立言”的遠大抱負。為官正心,就是守好為民奉公這片心中凈土,以忠誠之心對待黨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對待手中權力,以感恩之心對待人民群眾,以公仆之心對待事業(yè)和工作,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把“人民至上”落實于從政之中,處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情為民所系,把愛民情結植根于心底,辦事傾聽民聲民意;堅持利為民所謀,把造福百姓付諸實踐,做事滿足人民的期盼和要求,真正為人民掌好權、執(zhí)好政、謀好利。
正業(yè)的根本在求真務實。大凡想有所作為的領導干部,都有“為官一任、建功一方”的政績追求。靠什么創(chuàng)造政績?貪圖安逸、不付艱辛創(chuàng)不出佳績,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干不出實績,弄虛作假、投機取巧搞不出真績。唯有求真務實,才能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政績。正所謂“實為事功之本”。只有“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方可成大事、建功業(yè)。求真務實,具體來說,要義有四:一為察實情,即堅持“接地氣”、真知深知,立足真情實況謀思路、作規(guī)劃;二為出實招,即堅持有的放矢、切實管用,著眼解決現(xiàn)實問題定措施、拿對策;三為靠實干,即堅持撲下身子、甩開膀子,開拓創(chuàng)新抓建設、促發(fā)展;四為求實效,即堅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實實在在出政績、建功業(yè)。
正品的根本是清正廉潔。官品的核心和精要是清正廉潔。清廉是一種信仰,能使為官者堅守精神高地;是一種導向,能使為官者作出正確選擇;是一種氣節(jié),能使為官者防范貪腐侵蝕。當今時代,社會生活繁華多彩,黨員干部面臨的消極腐敗危險更突出,從政“趕考”的標準要求更高,尤須謹記修德守正的根基是清廉。這品行那品行,堅守清廉是最根本的品行;這誘惑那誘惑,堅守清廉就能抵御百般誘惑。堅守清廉,須把住政治上的“紅線”,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把住工作上的“準線”,堅持按法規(guī)政策用權,謹防以權謀私,具有堅強的黨性;把住生活上的“底線”,純潔人際交往,培養(yǎng)健康情趣,始終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為黨立業(yè)、為民立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