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不僅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狀態(tài)。“天人合一”哲學構(gòu)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下列表述與“天人合一”思想一致的有:( )。
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C.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D.人定勝天
【答案】AC
解析:“天人合一”,為哲學思想,“天”代表“道”“真理”“法則”,“天人合一”就是與先天本性相合,回歸大道,歸根復命。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zhì)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guī)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AC均體現(xiàn)了這種思想,而BD則不符合這種思想。故本題選AC。
題目:習近平指出:培養(yǎng)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以下對于傳統(tǒng)文化精神解釋不正確的有( )。
A.“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以民為本
B.“為仁由己”——誠敬為學
C.“隆禮重法”——崇尚禮教
D.“民胞物與”——篤實踐履
【答案】BCD
解析:“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指上天能順應民心所向所求,表明應以民為本,A正確!盀槿视杉骸,意思是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表示做好事全憑自己作出決定,體現(xiàn)的是一種自由思想。“誠敬為學”則是表示要一心一意、排除雜念的做學問,體現(xiàn)的是一種敬事精神,B錯誤。“隆禮重法”,出自于荀子治國理念: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在國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禮”。為了確保公共秩序的正常運轉(zhuǎn),禮的遵循不免要訴諸于一種強制性。由此,禮轉(zhuǎn)為法。因此,荀子常有“禮法之樞要”“禮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禮法并稱。不是單純崇尚禮教,C錯誤!懊癜锱c”,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篤實踐履這個概念在宋明理學中運用得較為普遍。它的一般意義是行或?qū)嵺`,而其具體內(nèi)容則多指封建道德的實踐躬行,D錯誤。故本題答案為BCD。
題目:以下屬于我國古代學校形式的是( )。
A.義塾
B.太學
C.國子監(jiān)
D.翰林院
【答案】ABC
解析:A正確,義塾,指舊時由私人集資或用地方公益金創(chuàng)辦的免收學費的學校。B正確,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于西周。C正確,國子監(jiān)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gòu),又稱“太學”或“國學”。D不選,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實權(quán)。晚唐以后,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gòu)。宋朝后成為正式官職,并與科舉接軌。明以后被內(nèi)閣等代替,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故本題答案為ABC。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