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選調(diào)生考試《申論》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申論材料】
借錢新買的貨車第一次發(fā)車就不幸發(fā)生側(cè)翻事故,滿車的新鮮蜜橘傾灑一地,這已然讓年輕司機心疼不已。而附近有些村民聞風而來,說好幫忙拾橘子,最后有些人卻開始哄搶,甚至還與試圖阻止的司機發(fā)生了沖突。司機倍感凄涼,掩面而泣……這一刻,人們既為年輕的司機的遭遇感到悲傷,也為這樣趁火打劫的行徑感到憤怒。
當哄搶事件屢屢上演,受傷的絕不只是貨主,整個社會的道德和公序良俗都被蒙上一層陰影。人心的敗壞,人性的貪婪,在哄搶的那一刻被徹底地釋放,群體的道德意識和法律觀念,在那一刻也徹底宣告失守。哄搶事件頻發(fā)背后暴露出的,是當今社會道德失范的危機與問題,必須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
有人將哄搶現(xiàn)象地域化、標簽化,歸因于窮山惡水、民風不純。但近年來全國哄搶事件發(fā)生,既有相對落后的地區(qū),也有相對發(fā)達地區(qū);既有農(nóng)村地區(qū),也有城市地區(qū)。哄搶現(xiàn)象不應被打上地域標簽。哄搶事件頻發(fā),根源于孱弱的公民道德意識抵抗不住“破窗效應”和從眾心理的誘惑。事實上,哄搶者們處在一個心理群體中,在“破窗效應”和從眾心理的影響下,自身往往失去了善惡是非的判斷力,喪失了道德操守,由此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趁火打劫的惡行。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同樣,社會道德大廈的筑建,每個公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個體振臂高呼,才能跳出群體非理性的陷阱;每個個體堅守道德信念,才能挽救社會道德大廈之將傾。
結(jié)合材料,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哄搶事件”的看法。
要求:(1)觀點明確,簡潔有力;(2)緊扣材料,層次分明;(3)語言流暢,有邏輯性;(4)不超過300字。
參考答案在下一頁
相關推薦:2019選調(diào)生《申論》中的高頻成語如何輕松辨析?
2019選調(diào)生《申論》常識備考:法律典型例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