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邏輯的考察題目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類題型,里面含有一些明顯的詞語。如: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則B等。這些題型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們稱之為假言命題。那么怎么樣的命題是假言命題呢?假言命題一般有哪些考點?帶著這兩個問題,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今天和大家在這里分享一下關于假言命題的知識。
一、假言命題是什么?
假言命題指的是表示假設的命題。我們可以根據(jù)題干中出現(xiàn)的一些標志詞來斷定一個題目是否是假言命題,根據(jù)出現(xiàn)的標志詞可以將之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則B;要想A,就必須B。
2. 只有A,才B;除非A,否則不B。
3. A是B的前提;A是B的基礎;A是B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等。
若題干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些詞語,那么毫無疑問,這個命題肯定是假言命題。任何一個假言命題,我們都可以將之寫為一個推理式。那么根據(jù)假言命題表述的條件關系的不同,上述的關聯(lián)詞的內(nèi)容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演繹出來:第一類中的關聯(lián)詞內(nèi)容可以寫為A→B;第二類中的關聯(lián)詞內(nèi)容可以寫為B→A;第三類中的關聯(lián)詞內(nèi)容可以寫為B→A。知道了如何判定假言命題之后,我們看一看假言命題考什么?
二、假言命題考什么?
假言命題有兩個考點:其一為假言命題的矛盾命題;其二為假言命題的推理規(guī)則。今天在這里我們重點分享一下假言命題的矛盾命題。假言命題A→B,意味著A成立,則B一定成立。故矛盾命題應為A成立,同時B不成立,即A且非B。一般用假言命題矛盾知識點解答的題型就是知真求假、知假求真或是真假話題型。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題目。
例1.中國民營企業(yè)家陳光標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率先帶著人員和設備趕赴災區(qū)實施民間救援。他曾經(jīng)說過:“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條河流,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
以下哪項陳述與陳光標的斷言發(fā)生了最嚴重的不一致?( )
A.如果你沒有一條河流,你就不必學會與他人分享
B.我確實擁有一條河流,但它是我的,我為什么要學會與他人分享
C.或者你沒有一條河流,或者你要學會與他人分享
D.如果你沒有一桶水,你也不會擁有一條河流
【解析】答案:B。題目要求選擇與陳光標先生意見不符合的選項,即選擇原命題的矛盾命題。原命題是一個假言命題,關注A、B、C三項內(nèi)容都與一條河流有關,推理式為:有一條河流→學會與他人分享。故矛盾命題應為:有一條河流,但不與他人分享,則選B。
例2.辯論賽的主辦方?jīng)Q定,除非是來自法學院的大二學生,否則不能夠取得參賽的資格。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說明主辦方上述決定沒有得到貫徹?( )
(1)黃芳是來自法學院的大二學生,沒有取得參賽資格
(2)李磊是來自經(jīng)濟學院的學生,取得了參賽資格
(3)劉飛不是大二的學生,取得了參賽資格
A. 僅(1)和(2) B. 僅(2)和(3)
C. 僅(1)和(3) D.(1)和(2)(3)
【解析】答案:B 。題目要求主辦方的決定沒有得到貫徹,即要找矛盾命題。題干的推理式為:取得參賽資格→來自法學院且是大二的學生。其矛盾命題應為,取得參賽資格,且不是法學院或不是大二的學生。故只有(2)和(3)符合,所以選B。
今天關于假言命題矛盾的知識點,我們分享到這里,這一塊的題目隸屬于必然性推理,是一個常考考點,但是只要掌握了解題方法,其實并不難。最后,祝君成功!
相關推薦:
2018事業(yè)單位行測技巧:代入排除思想 2018事業(yè)單位行測技巧:快速解決資料分析難題
2018事業(yè)單位行測技巧:數(shù)量關系猜題技巧
2018事業(yè)單位行測判斷推理技巧:語句排序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