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是事業(yè)單位考試當中常考的科目。想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既需要考生積累足夠的素材,又需要考生有較好的文筆。這當中,素材的積累更重要一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把文章比做一頓飯,素材便是其中的“米”。本文就對“整治浮夸文風”這個熱點進行分析,供考生參考。
【背景介紹】
近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夸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污染輿論生態(tài),扭曲國民心態(tài),不利于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
最近在網上,“美國害怕了”“日本嚇傻了”“歐洲后悔了”之類的文章,總能賺取不少莫名點擊。然而,縱觀這些所謂“爆款”文章,其內部水平卻了無新意,令人堪憂。比如,有的一味夸大、以偏概全,高喊《在這些領域,中國創(chuàng)下多個“世界第一”!無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貽人口實,鼓吹《別怕,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有的一廂情愿、照單全收,將國外的只言片語,放大成“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中心位置”“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一經濟體”等聲音。
【重要意義】
“文變染乎世情”。唐代韓愈、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一掃文壇驕淫浮蕩、柔靡輕艷之風的積弊;宋仁宗“以直言召人”,將宋朝帶入了“文德之治”的鼎盛時期;延安時期的整風運動,將整頓文風擺到了極其突出的地位,為黨領導的革命事業(yè)極大地凝聚了共識和力量。
文風清方得世風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愈是承平日久,愈要警惕形式主義、華而不實文風的死灰復燃,與社會上的奢靡浮華之風相互交織。如今,互聯網為我們帶來了浩如煙海的信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也容易導致思想淺薄、判斷力下降,恰恰需要媒體工作者持中守正、推陳出新,追求簡單質樸的敘述風格,以匠心獨運的策劃設計和生動精彩的真實細節(jié),提高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影響力。
【危害影響】
浮夸自大的文風套路,往往是冠以嘩眾取寵的標題,吸引不明真相的讀者點擊。一無事實骨架,二無內容血肉,三無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殼。但通讀全文,才發(fā)現不過是一些以偏概全的素材剪切,嘩眾取寵的自吹自擂,乃至子虛烏有的胡編亂造。其目的無非在于強蹭熱點、硬造噱頭,刺激和挑動民眾的極端情緒,為實現流量變現的營銷目的服務。這樣做無疑是拋棄了一個媒體追求真實的基本原則,忽視了媒體記錄歷史、傳播價值的責任與擔當。這不僅會誤導公眾認知、傳遞錯誤的價值觀念,更會消解媒體公信力,動搖自身存在的根基。
用浮夸文風講荒誕故事,反過來會自食其果。全球一體化時代,信息傳播也早已全球化了。這邊寫下《中國放的這句狠話,美國再聽不懂就要出大事了》,那邊就引來人們警惕,實際上是可笑的無稽之談;這邊推送《別怕,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那邊就有了無數猜想,事實卻是斷章取義、妄下結論。顯然,這不是“中國威脅”,而是“威脅中國”了,國際傳播、形象傳播在不經意間被“抹黑”了、“異化”了。
文章不會因為浮夸而增色,國家也不會因為自大而變強。挑動極端情緒、肆意傳播偏見的后果,容易造成公眾走進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誤區(qū),導致社會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維程序化的認知閉環(huán)。
文如其人。題黨、炒作派、浮夸風,體現的是一些人不正確的認知和浮夸的作風,體現的是一些人只為個人利益不顧公共環(huán)境與公共利益的自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失去的卻是自己心中對文字與文章的敬重,失去的卻是對自己人生價值與追求的敬重,失去的卻是自己對為人尺度與底線的堅守。
【對策措施】
好文章,貴在簡。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一些自媒體從業(yè)人員,將寫作這件很“簡單”的事,人為地復雜化了。一些標題黨,作標題一驚一乍、擺事實似是而非,千里萬里,云遮霧障,使讀者不知所云,也就談不上傳播價值,影響了清爽的輿論生態(tài)。
講述一件,單刀直入,清清爽爽,明明白白,表達清楚即可,明確就可以了。
好文章,貴在新。“像我者死,似我者生!毙畔⒖觳蜁r代,很多文章往往是照搬照抄、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往往一個流行詞過來,大家一起用,仿佛不用這個詞,就跟不上潮流一樣。這種跟風式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也影響了讀者的審美,使事實與真相越來越遠。文章新,新在變化的事物上,每天的新人新事,只要肯接地氣,文章就一定能出新意。
好文章,貴在實。文章要“言之有物”,切忌假大空。一條假新聞,往往容易誤導公眾,喪失新聞傳播的意義。最好聽的話,是真話,最好看的新聞,是真事。好文章,不在辭藻,而在于內容。實實在在的內容,直面問題,正視差距,不文過飾非,不掩蓋問題,既講成績,也講問題,甚至以問題為導向,這樣的文章,才有風骨,才有理性,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一篇好文章,一定要讓人產生共鳴,而這種共鳴,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心靈,能打動人心的文章,不在語言動聽,而在事實動人,最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用心血化出來的,而是用汗水凝出來的。
資料來源:
中國文明網:文風清方得世風正
人民網三評浮夸自大文風之一:文章不會寫了嗎?
新華網:向浮夸文風說再見
相關推薦:
2018事業(yè)單位申論范文:讀書·為人·做官 2018事業(yè)單位申論范文:讓流行語成為正能量的載體
2018事業(yè)單位申論熱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
2018事單申論范文:人性化科技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2018事業(yè)單位申論備考:申論容易丟分四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