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類的材料是給定一個簡短的故事,所提供的材料具有寓意性特點,即材料所要表達的意思并不是直接的說出來,而是借助一定的喻體來表現(xiàn)。所以對于哲理故事類的材料,如何撥開材料華美的外衣,找到材料要表達的中心意思而確定立意是比較難的。下面華圖教育專家就哲理故事類材料立意的難點部分以及如何應答做詳細的介紹。
難點一:如何尋找立意。
【示例1】
馬嘉魚很漂亮,銀膚燕尾大眼睛,平時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產卵,隨著海潮漂游到淺海。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挺簡單:有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下端系上鐵,放入水中,有兩只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不愛轉彎,即使闖入落網之中也不會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收緊?子o,馬嘉魚愈激怒,瞪起魚眼,張開脊鰭,更加拼命往前沖,身體果被牢牢卡死,結果為漁民所獲。
閱讀以上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針對這種材料,我們可以選擇由果溯因法。分三個步驟:1.從結果入手;2.找出原因;3.組句:原因作主語﹢謂語﹢結果作賓語
1.從結果入手:馬嘉魚死了
2.找出原因(關鍵句):不愛轉彎,不思改變。
3.組成觀點句:原因作主語﹢謂語﹢結果作賓語
不思轉變使馬嘉魚被卡死。
稍加潤色可立意為:①改變,為自己開一扇天窗 ②適時改變,人生大智慧③靈活變通,柳暗花明④死于固執(zhí),生于變通⑤執(zhí)而不化與靈活變通⑥拐個彎,天塹變通途⑦退一步,海闊天空。
上述示例的主體是馬嘉魚,一個主體,若給定材料的主體有多個,仍可選用由果溯因的分析方法從不同主體角度出發(fā),進行材料分析。
【示例2】
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后,有兩個農夫上街尋找食物。一個聰明,一個愚蠢。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燒焦的羊毛,便說“這些羊毛有用”,便一人一包背在身上。
路上,他們看見街上有許多布匹,聰明的農夫便扔掉羊毛,捆一捆布背在肩上,愚蠢的農夫說:“為啥要扔掉羊毛?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彼稽c布也沒拿。
他們往前走,看見一些扔在街的衣服,聰明的農夫又把布扔掉,拾起衣服。愚蠢的農夫說:“我為啥要把羊毛扔掉?”
繼續(xù)往前走,看見扔在地上的一些銀餐具。聰明的農夫把衣服扔了,盡可能把銀器收拾好帶走,但愚蠢的農夫還是不肯丟棄他的羊毛,因為“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
再往前走,他們看見路上有金了。聰明的農夫扔掉銀器,拾起金子。但愚蠢的農夫卻說:“羊毛已經捆得好好的,扎得牢牢的了!被丶业穆飞希掠炅,羊毛淋得響透,愚蠢的農夫只好把羊毛全扔掉,兩手空空回家;聰明的農夫卻因得到金子而富裕起來。
我們可選用由果溯因法:
1.從結果入手: 聰明的農夫:因得到金子而富裕起來;愚蠢的農夫:兩手空空回家。
2.找出原因(關鍵句):聰明的農夫:不斷扔掉羊毛,換布;扔掉布,換衣服;扔掉衣服換銀器;扔掉銀器換金子;愚蠢的農夫:為了圖方便,懶得換掉羊毛。
3.組成觀點句:原因作主語﹢謂語﹢結果作賓語。
聰明的農夫面對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不懼怕改變帶來的麻煩,不斷舍棄載在身上的重擔,最終以不斷的改變面對變化,使得自己富裕起來。
愚蠢的農夫面對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害怕麻煩,緊抱羊毛不松手,最終淋雨后扔掉羊毛,回家后兩手空空。
潤色立意:
從聰明農夫的角度:懂得放棄才能擁有;勤奮是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
從愚蠢的農夫的角度:固守舊的東西就會被淘汰;面對變化的世界要不斷更新思想。
難點二:如何選取角度。
通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哲理故事類材料通常有兩個或多個立意的角度,在眾多角度中如何選取角度,同時這個角度還是閱卷老師所喜歡和青睞的便是考生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
在選取角度的時候,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角度不能脫離材料中心。
【示例3】
北京奧運會女子蹦床冠軍何雯娜,雖然訓練認真刻苦,成績突出,但在奧運會之前,她很少想過自己能獲得金牌,加上在奧運會前兩周又受了傷,她覺得只要比賽時能充分發(fā)揮就行了,并不企盼奇跡出現(xiàn)。但奇怪的是,隊里對她奪金牌卻似早有心理準備。當何雯娜最終奪冠時,她自己感到驚訝,觀眾為此驚喜,但在體操中心主任看來,一切卻是水到渠成:“這么好的心態(tài),全世界又有幾個高水平運動員能具備?”
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立意,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含義范圍作文。2.使用現(xiàn)代語,文體為議論文。3.字數不少于600字。
不難看出,何雯娜的成功有勤奮、奮斗的因素,但在這個題目中,從勤奮、奮斗的角度立意卻不合適,因為這個哲理故事中的奮斗、勤奮不是材料的要表達的核心意思,不能體現(xiàn)命題人的意圖。
2.角度不能模棱兩可,也不能左右搖擺。
【示例4】
狂風呼喊著,咆哮著,獰笑著奔襲過來,企圖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樹挺起胸膛,頑強地與狂風搏斗著?耧L暴虐地糾纏著它,想按下它高貴的頭,壓彎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奮力抗爭,不屈不撓。
大樹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風根本不把它們放在眼里,像搟面條一樣把它們揉來揉去。幾乎要把它們撕成碎片,輾成粉末。小草在狂風中抖動顫栗,屈腰伏身,把臉緊緊地貼在大地上?耧L終于累了,走了。人們發(fā)現(xiàn),大樹折斷了腰,小草卻慢慢揚起了臉。
學生問蘇格拉底:“老師,你認為大樹和小草誰值得贊美?”
蘇格拉底說:“我贊美大樹,也贊美小草。”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請自定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可選用立意:
(一)從大樹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在困難(災禍)面前,寧折不彎,不屈不撓,精神可嘉
2.否定性立意:在困難(災禍)面前不識時務,以卵擊石,最終導致失敗
(二)從小草的角度立意
1.肯定性立意:審時度勢(懂得變通),就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能屈能伸(以柔克剛,以退為進),方可成就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辱負重,學會低頭,方可取得成功。
2.否定性立意:卑躬屈膝,喪失氣節(jié),茍且偷生,為世人所唾棄。
以上四個角度都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在具體寫作的時候我們不能既肯定大樹的寧折不屈,也贊成小草的能屈能伸。既否定大樹的不識時務,也否定小草的卑躬屈膝。所以在選擇角度的時候,要么是贊成,要么是否定,要么就是贊成一個,否定另一個,不能既贊成這個,又贊成那個,左右搖擺的立意是不能稱之為觀點明確的立意,這樣的立意當然不能在考場中獲得高分。
3.選取最佳角度。所謂的最佳角度就是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或者主要人物某件事的結果的主要原因。同時,對考生而言,所選角度一定是要對現(xiàn)實有指導意義,貼近生活,自己駕輕就熟、材料豐富的角度。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讓漆工給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順便將漏洞補好了。過了不久,船主給漆工送了一大筆錢。漆工說:“工錢已付過了!贝髡f:“這是感謝補漏洞的錢。”漆工說:“那是順便補的!贝髡f:“當得知我的孩子們駕船出海,我就知道他們回不來了,F(xiàn)在他們卻平安歸來,所以我感謝你!”
以上材料我們可選擇的立意有:①責任;②做好事不張揚、不求回報;③感恩等角度。但每個考生的基礎知識儲備不同,要想在考場緊張、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篇好的議論文寫作,需要每位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立意角度。比如同是一個責任主題,有些考生會選擇論述領導干部的責任;有些考生則會選擇個人的時代責任、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司機對路人的責任、文藝工作者的責任……等等,每一個角度擴展開來都是一篇作文,這樣就降低了寫作難度。
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作文的作答時間有限,快速的確定立意能為考生寫作贏得更多的寫作時間,所以,在事業(yè)單位考試的備考中,必須學會在最快的時間內確定立意,才有可能在考試中贏得更高的分數,最終“事業(yè)”夢圓。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