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2011國考報名情況分析 |
第 2 頁:2011國考行測備考指導 |
第 3 頁:2011國考申論備考指導 |
第 4 頁:9.18的聯(lián)考面試備考建議 |
主持人:好的,謝謝您蔡金龍老師。據(jù)我的了解,今年申論大綱的變化倒不是很大,您能對申論板塊的備考給我們考生提一些建議嗎?
蔡金龍:今年申論可以說是一字沒變,鐘君老師講了其實還是變了一個字的,是從2010年變成了2011年。除了這個之外剩下的都是沒有變的。沒有變的話,它代表著已經(jīng)科學合理了。比如說行測也有沒變的。行測的順序就沒變。行測的順序沒變代表著目前的順序已經(jīng)是符合考生思維,把言語放在第一個。申論也沒有變化,一字沒變,依然考察八種能力分成兩類試卷。在這里邊,其實很多人會提很多的說法。我其實就提三點。
第一點,閱讀的能力,申論閱讀的能力要提高,聽的懂說的什么話,聽得懂說的話,也就是說的材料背后說的是什么話。聽得懂這個材料不僅說了什么話,背后說的什么話,為什么要說這段話能夠讀出來。
我們經(jīng)常一個人在平時的時候語言就具有這樣的一個功能,他說話有一個表面意思,他還有一個背后意思,把表面意思和背后意思都分開,他只要說話還有他說話的功能,比如說我們大家在開會的時候,突然間沒人說話了,我說了兩句沒營養(yǎng)的話,其實我不是為了我說話的表面意思和背后意思,我為了我說話還有一個功能,其實就是破除尷尬,避免冷場。
我們在讀材料的時候,你要具有這樣的三耳或者是四耳,三眼或者是四眼理論。一眼看到同一個物體能看出幾個層次來?吹竭@樣的一個材料,表面說的是什么,主要意思是什么?背后說的是什么,在背后的時候,這個材料放在整個主題當中,它所處的位置到底是什么讀得出來。
我們經(jīng)常會說,學了一些閱讀的技巧,比如說總分結(jié)構(gòu),比如說我們學了關聯(lián)詞,我們知道關聯(lián)詞這里邊很重要。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同樣重要。比如說他是一個政府官員提的話,他可能是什么?他是一個新聞媒體的朋友說的話,那可能更加注重現(xiàn)象。比如說是一個研究員的學者所提的話可能更加注重原因。
政府官員提的話可能注重對策。不同任,不同級別的人之間,每個人說的話我們要注意理解更多的東西。如果說言語只是為了理解一個信息,那么我申論在閱讀過程當中你所帶的思考,你所帶的層面會更多。這是第一個,更加豐富自己閱讀的能力。對于考生朋友們是一個考驗,因為大家很少去讀社會性的材料或者是官樣性的文章。
第二個加強大家的是思維,這個思維的能力我希望大家能夠達到這么幾點。第一點是邏輯性的思維,能夠理清事物和事物之間不同的脈絡關系。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社會現(xiàn)象,一個社會現(xiàn)象,它底層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在邏輯思維中,一是要練演繹能力。二是要練歸納的思維。你要善于從材料中歸納一些東西,你要善于從材料歸納出的觀點和觀點之間推導出一些東西。一是這個邏輯思維。就好象大家在開會討論,你說一個觀點,你說一個觀點,到你總結(jié)的時候,原來大家的觀點是一串的。
第一,要練邏輯思維;第二要練全面的思維,要把材料的全部內(nèi)容進行理解,沒有沒有用的材料。要把問題全面的分析和認識。要全面的綜合運用,現(xiàn)象、原因、影響、對策各種要素來答題。要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整個社會現(xiàn)象,并分析內(nèi)在的申論。要有全面的思維。
這個全面的思維我們經(jīng)常也在考生朋友中發(fā)現(xiàn),具有了一般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不夠全面。這個全面就需要我們對很多一般性的問題要有深刻的認識。
第三個就是要有實踐性的思維,很多朋友,現(xiàn)在還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具備了集團工作經(jīng)驗,在幾年前,大部分是考生朋友們,大部分是學生的時候,經(jīng)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提了很多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夠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也就是說從理論到實踐,這個實踐性的思維還不夠高。
我所提的第二個,增強自己的思維。這個思維是根本,當我們把這個思維練清楚的時候,我們每天在讀書,每天在看報,我們在閱讀消息的時候,我們其實都能理清內(nèi)在底層更深層的脈絡關系。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在申論里邊很重要的是什么?是寫出來的文章。一個人說聽明白了,跟他自己懂是兩個概念。自己懂跟自己說出來是兩個概念,自己能說出來跟自己寫出來又是一個概念。大家很多人說,這個人很能說,但寫起來不行。所以第三個層面是寫。我可以說,一般人來說,他如果寫的功底能行的話,大家也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很能寫的作家,但是不能說。其實我看過相關的學術報道,一般能寫的人只要經(jīng)過鍛煉,都是可以把語言能力提高的。所以寫的這個層次相對要高一些。在寫的過程當中要鍛煉兩個,一個是寫的規(guī)范性,包括大家對于語句的規(guī)范性,出現(xiàn)一些病句和錯別字,包括措詞的規(guī)范性。我們在措詞的過程當中太絕對了,太主觀了,甚至有的時候加引號,太憤青了。
第二加強語感,就是你寫出來的那個感覺不一樣。比如說我們讀半月評論,我們發(fā)現(xiàn)國家級的筆桿子那是紅筆桿子,寫出來的話跟我們普通學員寫出來的話不一樣。雖然說的是同一件事,我們要加大什么,我們要提高什么,寫出來不一樣。我希望大家在申論的學習過程當中,不要像行測一樣擔心時間不夠。大家其實共同所擔心的其實是我在整個答題過程當中答的是否是對的。答的是否就好。答的這些東西是否那是我們出題人所說的思維。如果你通過這么幾點去練習,一個是增強自己的閱讀能力,讀懂它的意思。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從材料中來引申到材料出去,并且遵從材料的意思。讀懂它的意思,系統(tǒng)性的思考,寫出像模像樣的紅筆桿子所寫的官樣的文章。像模像樣的寫出申論的文章。那這個其實是我們所必需的。而不是在于我們?nèi)屇莻時間。說我們要在多長時間給它完成。這個是我對申論所提出來的一些建議。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