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100問
gwy.eeeigo.com 來源:金路公務員 更新:2007-10-21 15:02:01 公務員考試
(36) 《申論》考試科目有什么特點? 答:a 測試形式靈活多樣 申論測試除了所給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議論部分。就文體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中的某一種形式,也可能綜合了多種文體形式;方案部分,則是應用文寫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議論文寫作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申論測試既考查了普通文體的寫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寫作能力,測試形式非常靈活、實用。 b 測試背景資料涉及面廣 申論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國家公務員,因此十分注重對考生的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測試。為反映這一要求,申論所給定背景資料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涉及范圍極其廣泛,且表述比較準確,一般不會出現(xiàn)偏差。 申論的背景資料所反映的問題大部分已有定論,也有一些問題尚無定論或存在爭議,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斷,并做出結論。至于一些難以定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爭議激烈的前沿問題,一般不會成為背景材料。 c 測試目的針對性強 申論測試考查的目的明確,針對性很強,即主要考查考生閱讀、分析、概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通過對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論述體現(xiàn)出來,從所提出的方案對策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體現(xiàn)出來。從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與測試的命題是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目的具有針對性,試題也具有針對性;試題為測試的目的服務,目的則是試題設計的指導思想。 d 測試標準具有先進性和國際性 選拔公務員的申論測試,一開始就借鑒了一些發(fā)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不僅注重對應試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考查,而且也注重對應試人員將要從事行政機關工作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能力素質的考查。在科目設置、考試形式上都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在內容上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 西方一些實行公務員制度時間比較長的國家的公務員考試,是分類分等、定時定期進行的,人員的選拔錄用與職位緊密結合,采用不同的試卷,以滿足不同崗位、不同職位對人員的不同需求。我國也將逐步在公共科目試卷中,體現(xiàn)中央國家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tǒng)在用人上的不同要求,逐步作到分類、分等、定期考試。 e 沒有確定的標準答案 申論測試沒有也不可能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從資料背景來看,都是有關當前政治、經濟、法律、教育等社會問題,有的已定論;有的尚未定論,完全要考生自己來解決。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提出對策或是對對策進行論證,都不會有一個確切、固定、惟一的標準答案。 以對策部分為例,這部分是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辦法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但是針對性和可行性是相對的,在不同地區(qū)以及發(fā)展中的不同階段,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一樣,更何況有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種更為合理,針對性與可行性更強,要對若干方案比較論證后方能確定。又比如論證部分,抓住什么問題、從什么角度論證、采取什么方法與結構,要適合自己的特長,因而也決不會有一個具體惟一的標準。因此論證(作文)部分的評定,也只能是綜合的、全面的、等級式的,不可能有確切的惟一的標準。 正因為申論測試沒有確定的答案,這給了考生以發(fā)揮的空間,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利于選拔者挑選到滿意的人才。 f 測試具有前瞻性 申論測試注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整個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公務員考試命題不僅會與這種發(fā)展趨勢相適應,而且還會體現(xiàn)出一定的前瞻性。 (37) 《申論》考試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申論》考試的結構比較規(guī)范、清晰明確。首先是給定一篇(或一組)1500字的資料,要求應試者在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的基礎上,自命一個題目,緊扣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申述、闡明、論證對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要求在1200字左右)。 (38) 申論試卷給定資料大約有三四千字,內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會熱點或者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9) 答申論試卷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a 作答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b 仔細閱讀給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c 用大約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d 用大約350字的篇幅,提出給定材料所反映問題的解決方案。要有條理的說明,要體現(xiàn)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e 就所給定材料反映的問題,用大約1200字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40) 《申論》考試有哪些測評要素? 答:從《申論》考試的內容和特點,可以看出《申論》考試主要側重考查應試者對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歸納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這是與行政機關的工作性質對合格公務員的能力素質的要求相統(tǒng)一的。 a 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就是讀者運用本身已有知識、經驗和方法順利進行閱讀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記憶能力及其閱讀速度。 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讀者需要不斷完成優(yōu)事實上升到觀點、由具體問題上升到本質屬性,把一堆材料劃分為幾類材料,把分散的事物綜合為具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的事物,由給定材料內的事物聯(lián)系到以外的其他事物。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同樣一則材料,角度不同的人,往往會從中獲得不同的信息。有的應考者能看得深些,有的應考者則看的淺些,這樣就可以充分反映出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 b 分析歸納能力 一般來說,分析歸納就是指對材料的提煉加工,其能力就是從思維到具體到思維的抽象。 申論考試給出的材料并不是完整的文章,一般僅僅是半成品,這些材料有些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有些則根本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言;有些內容反映了質的東西,而有些內容甚至完全是濫竽充數(shù),增加對應考者的迷惑性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應考者能夠在眾多材料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具體事物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 要完成這個任務,一要分析給定材料的量的方面,即反映的內容和問題、方面和層次;二要分析給定材料的質的方面,即給定材料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在實際應考的過程中,應考者不但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要充分考慮材料所包含的兩極,避免片面化、絕對化。這樣對于后面所提出的方案,尤其是議論部分,都會有基礎性的作用。 c 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方面的能力是申論的主要考察目標。也就是考察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前面所說的閱讀理解和分析歸納最終也表現(xiàn)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公務員每天面對的就是許許多多具體的事務,怎樣應對這些事務便反映了公務員的真正能力。這種能力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處理一般事物的能力,一是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當然,在日常生活中這兩方面實際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d 扎實的文字表達能力 公務員要把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警醒書面匯報,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規(guī)范、用詞準確、簡明扼要、說理透徹。申論的問題雖然非常靈活,但是對申論語言的要求一般沒有很大的變化。其中間接可以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文章錄入:ak48 責任編輯:ak48
發(fā)表評論
|
各地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資料分類匯總
特別推薦
·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
·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政 · 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政 ·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 · 考試吧公務員精華資料回 · 考試吧公務員熱點新聞回 · 2008年國家公務員招考流 · 大學生考08年國家公務員 · 2008年公務員申論十七大 · 2008年公務員考試論壇交 · 網上盛傳國家公務員報考 · 推薦:首屆國家公務員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