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騰訊的網友,大家晚上好!我們請來了北京景山學校劉景山老師,為大家講解2007年公務員考試。
今天申論考題您覺得有什么變化呢?
劉景山:《申論》的變化比較的明顯,顯示了幾個大的特點。第一個是切入問題的具體性,不再是生產安全、藥品安全等等方面,切入的問題比較狹窄,就是一個土地的問題。比較形象具體,這一特點應該說今年顯得特別的明顯,土地和其他的東西不一樣,是可見之物,可以觸摸到的,這樣的問題切入,考得比較實,考生也能夠抓住東西,這樣會考得比較好。
第二個特點,考察這個問題中,包含的考點的綜合性。通過土地的問題,包含了若干的考點。第一個是土地違法行為,第二個是社會保障,主要是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第三資源環(huán)境。第四,科學發(fā)展觀。第五和諧社會。在寫文章的時候都應該要涉及到,或者是涉及到其中的某一個重要的方面。這個特點是往年有明顯的變化。
第三個變化是注重對歸納提煉能力的考察。第一、第二、第四題都是考察考生的概括問題的能力,這個量是空前的,超過往年。
第四個是重視對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察。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二、第四的兩個小題,都是運用材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這也是非常強調的。
第五個,重視議論文的寫作。這和前兩年差不多,這是一個基礎的東西,所以是重點。這個寫好了,其他的文章都好寫了。
申論針對今年的國土問題有什么好的寫法嗎?
劉景山:我認為它的題目首先比較好,《命脈》。什么是《命脈》,給的材料都是土地的問題,無疑土地是命脈。土地是誰的命脈呢?是國家的、農民的,再次是社會的。《命脈》怎么寫呢?可以就“命脈”這個詞本身
第從土地入手展開分析,可以潛入到各個方面。從我個人來看,怎么寫比較好。如果我寫,我列一個提綱,第一部分包括三層:第一層是事件。事件就是說農民失去土地的事件,違法的事件使農民失去了土地。第二層引申到命脈,因為這個事件威脅到了農民的命脈和生存問題。第三層是危害。危害主要是指它影響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確立,這是危害,當然還有很多的造成的社會后果。論點應該這么切入比較好。
第二個大的方面是論據。論據在我看來,是兩大方面。第一大方面,寫為什么?闡明發(fā)生土地違法問題的原因。為什么重視土地呢?有三點原因:第一,土地的征用導致農民的生存受到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問題是農民的命脈。第二,土地征用涉及到多方群體相互的關系,這個問題涉及到和諧社會的建立,由此看出,土地問題是社會的命脈。第三,土地征用涉及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涉及到科學發(fā)展的觀念,由此可見,土地問題是國家的命脈。土地問題是農民的命脈、國家的命脈、社會的命脈,由此可見,土地問題確實是一個命脈,是一個大的命脈,不是小的。這三點足以說明土地的重要性。
第三個方面寫怎么樣。這個怎么寫呢,從資料中我們可以提煉出政府如何?商家如何?村級機構如何?農民如何?還可以考慮到法律法規(guī),還有經濟制度,即市場機制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寫出六個對策:第一政府要制訂正確的政策。第二,商家應該不要只為經濟利益,圈占農民土地。第三,村級機構要守規(guī)矩,不要為了私人的或者是村級組織的利益把土地隨便轉讓。第四,農民要維權。第五,國家要建立關于土地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第六,在土地問題上,應該讓農民有地價權,土地的權利,從經濟制度上來解決土地的流通的問題。這是第二大部分的論據。
第三部分,結論。綜上所述,由此可見土地確實是一個命脈。這個問題聯(lián)系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可以做廣泛的聯(lián)系,這里談了發(fā)展、穩(wěn)定和等等的事情,就聯(lián)系到了科學發(fā)展觀和和諧社會了。這里有內在的聯(lián)系、廣泛的聯(lián)想,都算考慮到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
今年申論具體每道題該如何解答呢?
劉景山:我可以講一些參考性的。第一個要求寫一個材料,綜合材料一和二給領導看。這個問題,我根據考生提出的內容,我考慮第一道題可以寫三點,第一點談土地問題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和不足。那就是,有些人非法占用農民土地。主要是政府、商家、村級機構都有責任。這個問題威脅到農民的利益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關系到農民的生計,這是寫得比較多的一個方面。第二層寫發(fā)生問題的原因。因為政府為了謀求政績、商家為了獲得利益,導致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受到了威脅,農民是受害者。第三層寫對策。對策主要提一下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專家的建議和村民的看法,點點幾個主要的措施就可以了。這里占比較大的量的是第一個,問題和它的表現(xiàn)。其次是第三對策,再其次是原因。按照文字的要求這樣概括就可以了,也可以就其他的方法。我的角度是這樣的。這是第一道題。
第二道題,材料三到七;卮鹨幌峦恋乜沙掷m(xù)利用的評價標準。從資料當中,我們找到四個評價標準。第一,向不能利用的土地要地。第二,現(xiàn)有城市閑置的土地需要合理利用。第三,限制建筑行業(yè)超標用地。第四,要兼顧可持續(xù)發(fā)展,保護生態(tài)。起碼有這四個標準。
第三題,是屬于特種專業(yè)考生的試題,暫不做回答。
第四道題,是兩道小題。第一個小題要求指出占用的土地有哪兩類?怎樣保證農民的地價權?我先回答哪兩類:一是國家占用,二是商業(yè)占用。怎么保證農民的地價權呢?從國家來說,要通過制定政策,給農民以補償,通過社會保障、就業(yè)來解決這一問題。第二方面從商家,要改革市場機制,建立法律法規(guī),提升農民對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把握,保護自身的利益。這是第一問。
第二問,它提出,假如你是調查組的成員,你想從哪幾個方面來檢查土地方面的工作?可以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根據給出的材料,要保證土地補償費占用之前平均利用收益的六到十倍進行補償。第二,要按農戶人口數量六到十倍進行補償。第三要對土地的附加物進行補償。第四,經過補償以后,還是生活有困難的,國家要給予額外的補償。下面還有五、六,我們起碼要看到這四點。這是第二問。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