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各類公職面試考試中綜合分析是必考題,而其中的社會現(xiàn)象類則是考試的高頻考點。這類題目主要是考察考生對于社會熱點事件、普遍存在的有爭議的社會話題的邏輯思維與分析能力,對于考生來說,掌握社會現(xiàn)象的答題思路很容易,但這一類題目想要真正答出出彩點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
想要答好社會現(xiàn)象題,就要先知道這一類題目的考察形式。這一類題目的命題背景往往是依托于當前比較熱門的一些事件和普遍存在的比較有爭議的現(xiàn)象,就比如“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范冰冰陰陽合同案”“長春長生假疫苗事件”等,讓你談談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或是事件的看法。有的考生因為對于該熱點了解不夠,或者是看問題角度不夠宏觀,沒能給考官留下分析能力較強的印象,所以分數也差強人意,今天就針對如何答好社會現(xiàn)象題來與大家做一個分享交流。
首先,要有總體表態(tài)。大部分考生都有拿到社會現(xiàn)象題需要表態(tài)的意識,但是往往呈現(xiàn)的表述都是:好、不好、辯證、客觀看待等,而這一類表態(tài)都屬于是無效表態(tài)。具體而言,面對問題做判斷的時候,好應表明具體好在哪里,不好具體不好在哪里,點明問題的實質。比如“公布市長電話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做的一大轉變,但也會對市長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困擾,因此我們應全面的來看待這一做法!
其次,要有階段性總結。社會現(xiàn)象題往往主要圍繞其產生的原因、影響、現(xiàn)狀、背景等進行分析從而體現(xiàn)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很多考生在分析的時候往往會顯得比較凌亂,現(xiàn)狀背景混雜、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交錯等。那么為了更好地將答案進行呈現(xiàn),就需要我們在表述的時候,有階段性的總結。比如: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是有諸多原因導致的,具體概括為以下幾點;想要徹底根治這一問題,我認為應做到多措并舉。
然后,要有政府思維。很多考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看問題的角度沒有轉變,依舊是一個普通的市民的視角,而沒有站在公職人員的角度看待問題,使得答題內容比較淺顯。那么這就要求考生,要有宏觀角度看問題。比如“天價彩禮”的背后,應看出我國當前扶貧攻堅工作應繼續(xù)努力,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亟待完善;“海龜變海待”應加快經濟轉型的步伐;“共享單位亂停亂放”則是政府管理與治理應做到齊頭并進等。
最后,要有實質內容。在社會現(xiàn)象答題最后一步提解決措施的時候,學生的答案很多都顯得假大空,比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等,描述的往往只是主旨點,而沒有展開。因此為了更好地將措施落地,答題應做到實際和有細節(jié)。比如:將群眾滿意度納入到工作人員的績效考評當中,從而倒逼工作人員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通過媒體網絡,公交地鐵宣傳欄,電視廣播等多樣的方式加大對于文明出行的宣傳引導等。
社會現(xiàn)象的題目往往考察都很新,大多數都是比較熱門的話題。因此想要答好這些題,考生還應多去關注新聞時事、社會熱點。考生需謹記,須學會轉換思維,用政府工作人員的角度看問題,答題內容充實有邏輯,才能獲得更高的分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