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覺得面試和申論一樣,沒有必要專門備考。但殊不知面試與申論有多區(qū)別,并不是申論寫得好,面試就一定能夠得高分。面試和申論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申論有背景材料可供大家參考,但在大部分省份的結構化面試中,面試題目是沒有背景材料的。那么考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沒有任何背景材料的情況下,面對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話題,大腦一片空白,完全無從下手。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面試考場上,遇到沒有話說的時候該怎么辦。
一、積累積累再積累
要想面試有話說,首先你得先積累。沒有積累,在沒有背景材料的情況下,面試作答幾乎很難有針對性。那么如何積累呢?各位同學在平時的備考中,應該多關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這類“官媒”,也可以關注微博微信公眾號。這些網站都會有很多關于社會上最新的時政熱點評論文章,是各位同了解時政的最好途徑。同時,這些評論文章,也能夠給各位同學分析問題提供很多思考的角度,對于面試的積累有很大幫助。
二、遇到知識盲區(qū),技巧制勝
不可否認,每個同學不可能所有的時政熱點都了解的非常清楚,也不可能所有的話題都能夠做到侃侃而談,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那么在考試的時候,如果“不幸”遇到了自己的知識盲區(qū),對于題目中的問題完全沒有想法,該怎么辦呢?這里就需要大家掌握一定的技巧來應對考場突發(fā)情況了。通常情況下,面對不熟悉的話題,考生可以首先回顧一下自己已經了解的知識中哪部分與題干中所說的話題相關度最高,然后圍繞自己熟悉的話題進行闡述,至少能夠保證在考場上不出現(xiàn)大段空白和停留,影響考官的印象。
三、揚長避短
有一些同學會有疑問,在面試考場上,如果遇到一道題目,自己一點都不知道該怎么辦,甚至連相關度高的知識也沒有任何儲備。那么這里就需要同學們正確了解和認知面試的本質了。面試的本質是人崗匹配,從面試官的角度來說,內容確實是他們考察的一個很重要的要素,但考生其他方面的特質也是考官需要考察關注的。如果遇到一個自己確實不會的題目,考生最好的作答策略就是少說。與其“胡說八道”或者“羅里吧嗦”沒有重點的說,不如言簡意賅大概說兩句相關就結束這道題。即便考官看出你不會,但也要遠比不會還硬著頭皮胡說要印象好的多。
相關推薦:
2018事業(yè)單位面試技巧:面試答題的六大注意事項
2018事單面試技巧:如何表現(xiàn)出與報考崗位很匹配
2018事單面試技巧:面試答題三大問題的應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