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2014年春節(jié)前期,中央紀委屢次發(fā)文,嚴禁節(jié)日期間公款送禮、吃喝等。記者調查發(fā)現,一些單位和個人“暗度陳倉”,運用網絡交易逃避監(jiān)督,而且送禮與收禮互不見面。
在北京、重慶、長沙等地發(fā)現,中央禁令之下,請客送禮之風有所收斂,一些高檔銷售品商家反映今年明顯不好賣。然而,一種名為“禮品冊”的商品在網絡上銷售火爆。在搜索引擎輸入“禮品冊”,顯示結果達190多萬條,大多是專門銷售禮品冊的網站。
在一家名為“滿橙禮品”的網站上,每個價位的禮品冊對應一些商品,其中一個版本中,有單反相機、高檔煙酒等18件價值數千甚至上萬元商品。送禮者先確定禮品檔次并付款,留下收禮者地址,網站先寄給收禮者一張有賬號密碼的禮品冊,收禮者通過密碼登錄網站,自行選擇,之后禮品會快遞送達。
八項規(guī)定出臺以及反“四風”以來,請客送禮風險越來越大,而用禮品冊方式送禮較安全。禮品冊是一張巴掌大的卡片,其中禮品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收禮人選定后,禮品可快遞到家門,安全隱蔽。
【題目預測】
在中央紀委屢次發(fā)文,嚴禁節(jié)日期間公款送禮的情況下,還是有一些單位和個人“暗度陳倉”,利用電子禮品卡,將送禮行為“隱身”。對于這種利用網絡交易手段公然進行送禮的行為,談談你的理解。
【解析】
我國乃禮儀之邦,自古就重視禮節(jié),尤其在重大節(jié)日時,送禮就成了普遍現象。禮品,表達了對他人美好的祝愿,本是一件好事。但時下很多送禮特別是對于上下級之間、企業(yè)和政府機關,慢慢變成了他們的利益交換,容易導致腐敗的產生。
十八大以來,中央的一系列禁令和強硬的懲處力度,送禮之風明顯有所收斂。但是,臨近2014年的春節(jié),送禮之風又悄然刮起。一種名為“禮品冊”的電子禮品卡被一些單位和個人當做送禮的首選,通過這種方式讓公務送禮“隱身”。然而“隱身”的背后我們卻看到了更多的問題。
多年來,中國的官場已經形成了“禮尚往來”的風氣,雖然十八大加大了對這些行為的懲處力度,但干部自身的腐敗思想難以轉換,加之大多數企事業(yè)單位對送禮趨之若鶩,帶壞了社會風氣;雖然加大了懲處力度,也加強了監(jiān)督,但“隱形”送禮的出現,也正恰恰成為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真實寫照;除此之外,由于網絡的不實名制和購買無限制,規(guī)避了送禮的風險,導致公務送禮“隱身之風”愈演愈烈。
要扼殺公務送禮“隱身之風”,需要從以下幾點努力:
首先,加強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不管是明著送禮,還是隱身送禮,即使在如此高壓下公務送禮行為依舊存在,說明有些不良思想、習慣已根深蒂固,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公務送禮,就必須加強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加強紀檢部門的監(jiān)管和懲處力度,對公務送禮行為,一經發(fā)現,送禮、收禮雙方都要處以嚴厲的懲處;監(jiān)督機制也要及時更新和完善,務求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最后,盡快完善網絡購買禮品的規(guī)章制度,劃定禮品購買范圍和金額;實行購買實名制和使用實名制制度,以杜絕電子禮品卡存在的漏洞。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