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官員的秘書問題近日被屢屢媒體被關注到。4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網(wǎng)發(fā)布了習近平在1990年3月,與地縣辦公室干部談心時的講話,講話主題是談秘書工作,習近平要求秘書不自恃,“不能認為‘機關牌子大、領導靠山硬’而有所依仗、有恃無恐,更不允許濫用領導和辦公室的名義謀取個人私利”。據(jù)報道,去年來云南、廣西、河北省平山縣都曾下發(fā)通知,要求取消當?shù)氐膶B毭貢?/P>
當媒體在談論“秘書病”時,它們究竟在談論什么?顯然的是,這重點指向的其實是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部分官員秘書的過多現(xiàn)象,1980年,中辦發(fā)布《關于中央領導同志機要秘書工作的暫行規(guī)定》明確,正省部級以上領導才可以配專職秘書。但放眼現(xiàn)實,為縣處級領導配備專職秘書者都隨處可見;二是秘書腐敗現(xiàn)象的接踵出現(xiàn)。近年來,不僅官員與秘書連續(xù)落馬的新聞時常見諸報道,甚至秘書成為領導“貪腐掮客”的也不鮮見。
【解析】
客觀地評價,就媒體所指出的這兩種“秘書病”而言,后者的糾偏難度無疑要遠甚于前者。因為針對秘書數(shù)量過于泛濫的現(xiàn)象,進行強制性的規(guī)定,或者進行秘書制度的相應改革,它的治理效果應該可以被想象。但具體到“秘書腐敗”的問題上,一切并沒有這么簡單。部分官員的秘書為什么會成為那個輕易腐敗的群體?自然是因為他們分享或延伸了領導手中的部分權力,進而利用這部分權力尋租。由此出現(xiàn)了“二號首長”“XX第一秘”等匪夷所思的怪現(xiàn)狀。
以上是并不難厘清的邏輯:其實所謂的“司機腐敗”、領導家人腐敗和秘書腐敗有著共同的根源。那就是一些官員手中就掌握著不受約束的權力,或是局部的行政運行沒有被嚴格限制在法治范圍內。沒有被關進籠子的權力,一旦邂逅到本身就存在著彈性空間的行政生態(tài),那么“與領導親近的人“,自然更容易獲得某種尋租的機會。此時倘若其中的領導人自身亦存在貪腐的事實,那么秘書成為“貪腐掮客”就會順理成章。并且,因為特殊的身份,秘書會更快地推動貪腐官員的墮落化進程,且讓此種腐敗具有特別的隱蔽性。
“秘書病”不是今日才出現(xiàn),“秘書腐敗”遵循的也是“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邊界的地方為止”的定律。治理“秘書病”其實無需新認識,約束好權力、依法依規(guī)行政即可。這樣的判斷,今天還可以再說一遍。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