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的赦免,應當有多種制度的配合協(xié)調,才能最終釋放正能量。
反腐敗,在科學的剛性制度還亟待建立的時候,著眼于徹底清除腐敗,往往會出現(xiàn)割韭菜式的結果,割掉一茬長出一茬。最終導致科學的反腐制度體系難以建立,尤其是官員財產公示等“源制度”始終難產。
在這個意義上,對腐敗分子零容忍,必須全部徹底清算,而不論何時貪腐、因何貪腐,雖然能獲得道義和輿論的高分,但在事實上會造成國家和民眾利益更大的損害。一個比較明智的策略是,國家和民眾暫時讓渡一部分利益,以換取剛性制度的建立。這種讓渡可以視為制度不健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是腐敗分子的一種原罪,有條件赦免這種原罪,有利于反腐的根本性改觀。
官員財產公示應實行“有條件的部分赦免”,即腐敗分子將收受的全部賄賂匿名清退了,并且在案發(fā)后,經(jīng)查實退回的贓款與實際情況完全吻合即可得到赦免。這樣可以減輕這些已經(jīng)有腐敗行為的人對反腐敗的抵抗,以換取他們對政治體制改革的支持。這樣的思路,體現(xiàn)的
是現(xiàn)實主義的一種策略。
不要低估了這種抵抗。腐敗分子無法直接搞到好處,那他就會千方百計地阻擋反腐,讓你忽視不了,又因為其位分之重,讓你必須掂量。很多改革的阻力、很多制度建樹的步履維艱,就來自于各種理由充分的不可行性。面對這些過硬理由,你又怎么知道誰是因為自己腐敗的緣故,誰又是出于公心?
因此,以官員財產公示為例,這種有條件的部分赦免,的確免除了腐敗分子的后顧之憂,在無形中拆掉了阻力之墻,增大了改革的推力。一些地方在處理一些案件時,也常常采取這種特殊手段,促使紅包、過節(jié)費一類的賄金以無記名的方式上交,成效頗豐。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這種赦免有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
顯然,這種有條件的赦免不能是孤立的行動,應當有多種制度的配合協(xié)調,才能最終釋放正能量。比如,實現(xiàn)這個有條件赦免制度設計的科學化,推進新升職、任職人員財產公示,在金融和財產領域全面推行實名制,等等,如此系統(tǒng)協(xié)調推進,反腐的“防護堤”才會越筑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