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依賴于實踐,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人的實踐引向歧途。
(2)實踐之所以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是因為: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認識是在變革對象的實踐中發(fā)生的。②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實踐的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提供新的經(jīng)驗,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實踐的發(fā)展提供新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從而推動認識的發(fā)展。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3)實踐與認識的關系要求我們堅持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同群眾實踐相結合。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主要應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是知識青年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這是由青年學生的特點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與改革開放的實踐需要所決定的。做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就必須把讀書與實踐結合起來,即把學習間接經(jīng)驗和獲得直接經(jīng)驗相結合;就應該在“情”、“理”、“行”三方面來一個徹底轉變。
14、生活中的哲學(一)
春天不僅有萬樹梨花開,還可能會有揚沙滿天飛;夏天不僅僅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還有炎熱的天氣和恣意生長的野草;秋天不僅僅有大地豐收時的喜悅,也會有樹木落葉時的傷感;冬天在享受雪景的同時也要與寒冷相伴。
再后來知道了萬事萬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其利,也會有其弊。一年的四季也不例外,這就是生活中最樸素的辯證法。
15、人際交往的意識與能力題型與答題要點
1、關于處理與領導,同事關系的套用模式
與領導:服從上級的領導,恪守本分;維護上級的權威,體諒上級;要尊重上級,支持上級。同時單向請示不卑不亢,保持中立態(tài)度,不亂說話。
與同事:要相互團結,不允許制造分裂;要相互配合,不允許彼此拆臺;要相互勉勵,不允許諷刺挖苦;與同事相處要有禮有節(jié),保持真誠,謙虛謹慎。遇到矛盾,克服自身的弱點和不足,利用第三人交流,化解矛盾;要有容人之量,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一視同仁,不拉幫結派。正確看待同事的優(yōu)缺點,成績和失誤,多幫助,多鼓勵,求同存異。
與下級:要禮賢下士,尊重下級的人格;要善于體諒下級,重視雙方的溝通;要善于關心下級,支持下級的工作。
2、關于在公務員交友方面的模式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人,社會人需要交往,需要朋友,需要關愛和被關愛。因此,交友是每一個人的權力。公務員也是社會人,也擁有這樣的權力。但是,公務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手中掌握許多資源的配置權,這種配置權會給許多人帶來便利,隱含價值乃至經(jīng)濟利益。因此許多人也會以交朋友的名義希望從公務員手中獲得某種方便。所以,公務員交往需要謹慎,防止在交往的時候被別人利用,成為一些人牟取個人利益的工具。多個朋友多條路,但對于公務員而言,如果交友不慎,交友失去原則,就有可能多個朋友多條死路。
3、關于個性與公務員的關系
個性是一個人區(qū)別于其他人的特征,是別人無法復制的和不可替代的性格特點。每一個人都有個性,正是如此,才有了紛繁復雜和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而且獨具魅力的個性也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不反對,不排斥個性。但公務員單位是一個組織和團隊,各種團隊和組織都有其特定的目標和宗旨,這些需要每一個人的協(xié)作,需要每一個人服從組織的安排,甚至某些時候需要犧牲個人的個性,來保全團隊的高效運作。
4、第六,吃苦耐勞,愛崗敬業(y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第七,和諧處人,服務領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第八,專業(yè)過硬,學用結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條件;
第九,適應環(huán)境,虛心好學,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要素。
16、其它哲學原理
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同時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踐理論和實踐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事物的發(fā)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要求我們在觀察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內因,又要看到外因,堅持內外因相結合,十分重視內因,對外因作一分為二的分析。
相關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