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題目新穎,體現(xiàn)創(chuàng)新能力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呈現(xiàn)結構化特點,但是此結構化題并不是簡單地按照固定的自我認知、計劃組織、溝通協(xié)調、解決問題和綜合分析等測評要素來進行命題。從2007、2008、2009年公務員考試面試的命題來看,面試題的測評要素能力在同一個題中相互融合的現(xiàn)象越來越凸顯,一道面試題不再單純地考查單一的能力,而是融合了多個方面的能力。
如:
1.在執(zhí)行公務中,有同事和群眾發(fā)生爭執(zhí),領導讓你去協(xié)助同事處理此事,你會怎么做?——>測查目的:考生的溝通協(xié)調和解決問題能力,2009年面試真題
2.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在當代是否還有意義?——>測查目的: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2008年面試真題
3.由于單位要裝修,各個辦公室需要輪流在一起辦公,你負責安排,怎么辦?——>測查目的:考生的計劃組織能力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2007年面試真題
此外,若面試題簡單地考查某一方面的能力,那么在考查過程中,會設定不同情境以及題的答題方向。以計劃組織題為例:
1.單位舉辦有關改革開放30周年的的紀念活動,為了讓年輕人更好地學習和接受教育,你認為應該如何讓活動更富有成效?(2009年面試真題)
評析:限定主題:改革開放30周年。
限定目的:為了讓年輕人更好的學習和接受教育。
預期成果:讓活動更富有成效。
2.領導安排你組織一個為民工欠資舉辦一個現(xiàn)場法律咨詢活動,你認為工作的重點有哪些?(2009年面試真題)
評析:限定主題:為民工欠資舉辦一個現(xiàn)場法律咨詢活動。
限定答題方向:工作的重點。
三、結合社會熱點,考查綜合分析能力
社會熱點是每位準公務員必需了解和掌握的,在測評過程中,主要考查考生對涉及政府職能方面的熱點信息,主要包括經(jīng)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如2008年的社會熱點:奧運會、志愿者精神、改革開放30周年、金融危機等社會熱點在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中都有所體現(xiàn)。
1.單位舉辦有關改革開放30周年的的紀念活動,為了讓年輕人更好地學習和接受教育,你認為應該如何讓活動更富有成效?——>相關熱點:改革開放30周年
2.在金融風暴中,廣東某私營企業(yè)破產(chǎn),老板失蹤,2400萬工資沒有著落,當?shù)卣疀Q定動用財政發(fā)放工人薪水,有人認為政府不該如此亂花納稅人的錢,你怎么看待?——>相關熱點:金融危機
3.如何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相關熱點:志愿者精神
4.街上散發(fā)印有市長手機號的名片,對這一現(xiàn)象你怎么看?——>相關熱點:云南昆明市領導電話公開事件
5.你是怎樣看待胡錦濤書記說的“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三不政策?——>相關熱點:改革開放30周年
提示:涉及社會熱點的面試題,考生必須要了解題所隱含的信息,將背后所反映的社會熱點展現(xiàn)出來并告訴考官,并對此現(xiàn)象做客觀地評析(多角度的評析)。
四、貼近工作崗位,注重實踐應用能力
國家公務員招錄設立筆試和面試等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通過一系列規(guī)范的程序和科學的考核方法,來選取在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都合格并且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在設計面試題時,會時刻貼近工作崗位的性質和職責,模擬工作中所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將此問題展現(xiàn)給考生,以此來測查考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能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注重考查考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如:
1. 某省某地區(qū)銀行不良貸款率高,有人建議放寬5級分類的條件以降低不良貸款率,你覺得合適嗎?
2. 一位馬來西亞客人的護照過期,而機票定在第二天,你將如何處理?
3. 領導交給你和另外一個同事一項工作,但同事工作不積極,做事情不和你合作,領導批評了你,你怎么辦?
4. 如果領讓你當一個部門的負責人,老同志總是和你作對怎么辦?
評析:第1題是2009年浙江省銀監(jiān)會面試題,第2題是2008年北京邊檢面試題,如此類題屬于非專業(yè)題,但是涉及專業(yè)領域內的實際問題,在答題過程中要突出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能將問題解答好。第3題和第4題涉及具體行政事務工作中,每個人經(jīng)常會碰到的兩類關系——與同事、領導之間的關系,此方面的實踐應用能力是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
相關推薦: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公務員面試套話大全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