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經(jīng)過沒有紅綠燈的斑馬線時,面對呼嘯而過的車輛,舉步維艱。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而隨著禮讓斑馬線制度的全面推開,扣3分罰50成了司機中熱議的話題。
據(jù)統(tǒng)計,近三年來全國共在斑馬線上發(fā)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此外,從統(tǒng)計情況看,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全國事故的90%。這些事故也給廣大交通參與者敲響了警鐘:禮讓斑馬線,就是禮讓生命。禮讓斑馬線行動勢在必行。
禮讓是一種品德,但是就是這樣一件彰顯美德的事件卻變了味。然而此項制度實施幾個月以來,行人習慣了被汽車讓路的感覺。越來越多的行人開始變得肆無忌憚,他們不再去看兩邊車輛時多時少,也不管車輛的速度多么快。只知道自己在斑馬線站著,就想怎么通過怎么通過。而對于車主來說,禮讓斑馬線更是煎熬,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看到有行人很多車主會一腳剎車踩上去,然后后車就緊跟著剎車,剎車不及時的話就會發(fā)生追尾的情況。全國各地的追尾事件層出不窮,禮讓斑馬線帶來的后遺癥不可謂不大。很多車主都表示應該取消禮讓斑馬線。
禮讓斑馬線出發(fā)點是好的,為了規(guī)范司機的行為,可是沒有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安全問題。眾所周知斑馬線劃在地上,由于前車遮擋,在車流密集的地方后面車輛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往往是等到前車通過,斑馬線到了眼前才會發(fā)現(xiàn)。于是司機只能急剎,急剎特別容易引起后車追尾,增加交通事故。
命題預測
斑馬線是交通事故頻發(fā)的生命線,禮讓斑馬線制度強制執(zhí)行引發(fā)社會熱議。有人認為禮讓斑馬線是素質(zhì)的體現(xiàn),保障交通秩序;反對的人認為此制度反而導致交通事故頻發(fā),應從長計議。對此,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一)總體表態(tài)
禮讓斑馬線制度保障行人安全,維護良好交通秩序,應大力推廣。但是在推行中應循序漸進,減少制度帶來的負面效應。
(二)積極意義
第一,行人在機動車面前屬于弱勢群體,機動車斑馬線前搶行會導致行人久久不能通過路口,且高速通行極易出現(xiàn)交通事故,威脅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禮讓斑馬線制度約束司機行為,保障斑馬線通行秩序,保障行人基本權益。
第二,禮讓斑馬線制度具有法律依據(jù),用強制的處罰手段約束司機行為,通過駕照分和現(xiàn)金處罰的方式讓司機不敢逾越紅線,治理效果顯著。
(三)存在問題
第一:司機習慣改變并非一朝一夕,許多司機臨近斑馬線急剎車,極易引發(fā)追尾等交通事故,此項制度推出后斑馬線前追尾事故比例迅速攀升。
第二:行人易產(chǎn)生依賴心理,通過斑馬線肆無忌憚,產(chǎn)生松懈心理,忽略安全。尤其是電動車迅速通過時,司機稍有疏忽將會導致更嚴重的事故發(fā)生。
第三:在高峰擁堵時段,尤其是商場、校園門口,行人集中出現(xiàn)時容易造成嚴重交通擁堵,影響交通通行秩序。
(四)主要原因
第一:司機安全駕駛意識淡,舊習慣難以轉(zhuǎn)變,仍然存在僥幸心理。
第二:行人素質(zhì)有待提高,缺少禮讓心態(tài),認為司機禮讓為理所當然。
第三:相關管理制度缺失,導致新制度執(zhí)行缺少配套方案。
第四:道路規(guī)劃不合理,斑馬線設置過遠或過近,變相導致通行壓力加大。
(五)積極應對
第一:加大行人及司機安全意識教育。講解斑馬線搶行的危害及具體案例,讓其認識到安全出行的重要性,互相禮讓,營造良好交通秩序。
第二:建立禮讓斑馬線管理制度。建立明確、完善禮讓斑馬線規(guī)章制度并加大宣傳力度,讓司機行人了解具體讓行規(guī)則;同時安排交警及輔警進行指揮工作,尤其在高峰時段要在斑馬線前進行秩序維護,保障交通有序通行。
第三:完善交通基礎規(guī)劃。充分論證交通信號燈及斑馬線設置,在人流高峰地點設立紅綠燈取代斑馬線,保障行人權力同時保證機動車順利通行,避免造成擁堵;同時科學設置斑馬線設置,方便行人通過也避免斑馬線過近導致機動車通行受阻。
相關推薦:
2019國考面試備考:面試三要素
面試備考:必備的31條黨政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