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部分 行政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 |
第 7 頁:第二部分 公共基礎知識及時事 |
第 9 頁:第三部分 主觀題 |
9.【答案】A。解析:運用加法公式,設既會騎車又會游泳的有x人,則85=68+62+12-x,解得x=57,應選A項。
10.【答案】C。解析:負—場得0分,則負5場共得0分,勝和平的場數一共為14-5=9場。設勝了x場,則3x+(9-x)×1=19,解得x=5,應選C項。
11.【答案】A。解析:首先要對該段文字的結構進行分析,前半部分說中國隊先輸掉一場,后半部分中國隊在背負著包袱的情況下贏了實力強大的澳大利亞隊。第二步,結合語段中的先輸后贏,可以得到一個有氣勢的標題:中國女籃峰回路轉。
12.【答案】B。解析:“截止”與“ 截至”的區(qū)別在于:“ 截至”后面可以直接跟時間,如“截至九月中旬”,而“截止” 后面不能直接跟時間,應該表述為“截止到九月中旬”,排除A。同理,“大約”后面也不能直接跟時間,排除B。D項中的“到了”一般是在事情已經完成的時候用,這里顯然施工并未完成,而且“到了”是口頭語,句中用書面語更為合適。因此,本題選B。
1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義詞的辨析與運用!翱刂啤保赫莆兆〔皇谷我饣顒踊蛟匠龇秶;“抑制”:壓下去,克制;“壓制”:打壓,限制;“管制”:管理,控制。題干中政府采取的宏觀調控的手段,用“壓制”和“管制”顯得過于強硬,故先排除;從“控制”和“抑制”的詞義來看,選擇“抑制”更為合適,所以答案選B。
14.【答案】B。解析:“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經驗的情況下一點一點地尋找,對象多為方向、門徑、經驗等。有“試探”的意思!疤剿鳌,側重進行深入的探究,試圖發(fā)現,求得隱藏的事物,對象多為本質、根源、奧秘、規(guī)律等。
15.【答案】B。解析:危害,指嚴重損害;破壞。威脅,指造成危險或危害。侵害,指(用暴力或非法手段)侵犯損害。損害,傷害;使蒙受損失。
16.【答案】C。解析:C項中的“他們”有歧義,可以指代喇嘛,也可以指代大家。ABD三項均無歧義。故選A。
17.【答案】A。解析:B項中“針對”后面缺乏賓語,應改為“針對目前經濟領域犯罪越來越多樣的特點”。C項中的“難言之隱”和“苦衷”語義重復。D項中的“諸”字本身就有“之于”的意思,故“諸”和“于”語義重復。因此本題選A。
18.【答案】C。解析:A項中的忝列是一種謙辭,屬用詞不當。B項中“初衷”本身就有原始想法的意思,與前面的“原始”語義重復。D項中的“獲得”后面缺少賓語,應改為“獲得發(fā)角球的機會”。C項沒有語病。因此本題選C。
19.【答案】B。解析:文段中第一句是中心句!熬瓦@樣”一詞明顯帶有不屑、否定的語氣,由此可推斷出作者對“高考作文寶典”的態(tài)度應該也是否定的。故本題選C。
20.【答案】D。解析:A項中的“與會”本身就有參加會議的意思,與前面的“參加”一詞語義重復。B項中的“不能不無”是三重否定,最終語義仍是否定,即“沒有深切的憂思”,這與句子原本要表達的意思相悖。同理,C項中的“避免少犯”成了“應該多犯”的意思,與句子原意剛好相反。D項沒有語病。故本題選D。
21.【答案】C。解析:文段中并未提及中國廟宇與西方廟宇的建筑目的是否相同,C項說兩者建筑目的不同,屬于無中生有。ABD三項均可從文中推出。故本題選C。
22。【答案】B。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談論“蝴蝶效應”引發(fā)的人生思考。由文中第三句話“一件微乎其微的細節(jié),卻可能造成一個誰都意想不到的結果”說明了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大的分崩離析,我們不能忽視一些小事,而應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本題考生易誤選A,其實蝴蝶效應涉及到細節(jié)問題,但這些結果只是不可預料的,不能以成敗來斷定。選項D文中雖也提到聯(lián)系,但蝴蝶效應并不是單指聯(lián)系,而重點是強調微小的事情引發(fā)大的風暴。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23.【答案】D。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談憂郁與快樂的關系。整體的意思是憂郁不是快樂,但憂郁狀態(tài)也可以得到另一種形式的快樂。選項D中提到“因為有了憂郁,所以人們就不會快樂”,很明顯與文段最后一段的表意相反,因此這句話是錯誤的。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24.【答案】A。解析:這段文字主要講了作家的寫作與孤寂生活的關系。文段四句話都提到“孤”“寂”倆字,并且提到寫作的成功來自孤寂的生涯。選項B說的過于絕對,選項C與文中的邏輯顛倒了。選項D文段未提及。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