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9 頁:公文寫作題 |
二、多項選擇題(在下列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找出恰當?shù)倪x項。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下列屬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觀念有( )。
A. 物理健康
B. 生理健康
C. 心理健康
D. 社會適應
參考答案:B,C,D
解析:BCD 【解析】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h-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故選BCD。
32屬于無效合同的是( )。
A.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B. 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C.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D. 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參考答案:A,C,D
解析:ACD 【解析】無效合同是指不具備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條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民法通則》和《合同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合同:
(1)訂立合同的民事主體不合格,即訂立合同的當事人不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
(2)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選ACD。
33以下屬于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相同點的是( )。
A. 它們都體現(xiàn)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
B. 它們都是剝削階級統(tǒng)治被剝削階級的工具
C. 它們都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
D. 這些國家的勞動者都沒有人身自由
參考答案:B,C
解析:BC 【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這三種國家都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代表的都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剝削階級統(tǒng)治被剝削階級的工具,為其統(tǒng)治服務,不可能體現(xiàn)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前兩種社會被統(tǒng)治階級有強烈的人身依附性,而資本主義的勞動者是有人身自由的。故選BC。
34法受政治制約體現(xiàn)在( )。
A. 政治決定法的產生
B. 政治體制改革制約法的內容及其發(fā)展變化
C. 政治體制決定法的體系
D. 政治活動內容制約法的內容及其發(fā)展變化
參考答案:B,D
解析:BD 【解析】法律受政治的制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政治關系的發(fā)展變化是影響法的發(fā)展變化的重要因素;(2)政治體制的改革也制約法的內容及其變化;(3)政治活動的內容制約法的內容及其發(fā)展。故選BD。
35五四運動以后,新文化運動進一步發(fā)展。表現(xiàn)有( )。
A. 中國的先進分子賦予民主與科學以新的含義
B. 中國的先進分子提出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
C. 中國的先進分子把反封建思想斗爭的立足點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
D. 中國的先進分子把反封建的斗爭方式發(fā)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參考答案:A,B,C,D
解析:ABCD【解析】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后,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的精神,并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民主不再是指狹隘的資產階級民主,而是指多數(shù)人的民主、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民主?茖W,除自然科學外,就對社會的研究來說,主要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社會革命論。中國的先進分子以唯物史觀為武器,從反對封建思想入手,進而提出必須反對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爭的立足點,從爭取個人的個性解放,擴展到爭取人民群眾的社會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爭方式,從少數(shù)人進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發(fā)展為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故選ABCD。36甲、乙雙方達成協(xié)議,約定甲將房屋無償提供給乙居住,乙則無償教甲的女兒學鋼琴。對于該協(xié)議,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A. 屬于無名合同
B. 屬于實踐合同
C. 應適用合同法總則的規(guī)定
D. 可以參照適用合同法關于租賃合同的規(guī)定
參考答案:A,C,D
解析:ACD 【解析】對于無名合同,也和有名合同一樣,可以受到合同法總則的調整。也可以參照合同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guī)定,因此該合同也適用于無名合同。實踐合同,又稱要物合同,是指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或完成其給付才能成立的合同。由此可知,本題的答案為ACD。
37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有( )。
A. 調查研究
B. 群眾路線
C. 實事求是
D. 獨立自主
參考答案:B,C,D
解析:BCD 【解析】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包含三個基本方面:實事求事,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故選BCD。
38關于貨幣政策,正確的說法是( )。
A. 貨幣政策就是通過調整貨幣的需求量,使貨幣的需求量和供應量相適應,從而實現(xiàn)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
B. 貨幣政策的總目標是保持經濟的穩(wěn)定,促進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
C. 現(xiàn)實中存在著均衡的貨幣政策、比較“松”的貨幣政策和比較“緊”的貨幣政策三種不同的貨幣政策
D. 當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時,社會總需求不足,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貨幣政策
參考答案:B,C
解析:BC 【解析】貨幣政策無法調節(jié)貨幣的需求量,故A錯;當總需求不足的時候,應該采取“松”的貨幣政策。故選BC。
39新中國成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中美建交后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 1954年日內瓦會議后中國與許多歐洲國家建交
C. 改革開放后中日兩國正式建交
D. “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維護了中國的獨立與主權
參考答案:A,B,C
解析:ABC 【解析】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是在1971年,A項錯誤。B項的說法與史實不符。中日兩國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在改革開放之前,C項錯誤。故選ABC。
40關于我國法律對生效前發(fā)生的行為或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
A. 以不具有溯及力為一般原則
B. 一律不具有溯及力
C.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在司法判決中,針對特定的個案,可以具有溯及力
D. 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經立法機關審查批準,可以具有溯及力
參考答案:B,D
解析:BD 【解析】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從罪刑法定原則中必然引申出刑法不溯及既往的派生原則。因此,我國刑法原則上否認刑法具有溯及力。但從有利于被告的原則出發(fā),對于那些舊法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重,而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行為,例外地承認刑法的溯及力。因此我國法律對生效前發(fā)生的行為或事件以不具有溯及力為原則,但在司法判決中,針對特定的個案,可以具有溯及力。故選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