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綜合分析題 |
四、案例分析題(閱讀下面案例答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61
61-65胡錦濤指出,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切實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努力把我國建成人力資源強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決定》進一步明確提出了教育發(fā)展的基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zhì)量,建設現(xiàn)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中國古代論述教師問題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出自( )。
A. 《師說》
《論語》
C. 《大學》
D. 《孟子》
參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韓愈是對教師這一概念作出精確定義的第一人,他專門所著《師說》來論述教師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他同時提出了以道為求師的標準的見解,并指出師無常師、唯道是求,教育不過是先覺覺后覺,先知傳后知的過程,教師的產(chǎn)生不過是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的結果。故選A。
62下列中國古代教育家中被稱為“圣人”的是( )。
A. 孟子
老子
C. 孔子
D. 荀子
參考答案:C
解析:C 【解析】孔子以好學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故選C。
632008年7月30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 )階段學雜費。
A. 職業(yè)教育
高等教育
C. 碩士教育
D. 義務教育
參考答案:D
解析:D 【解析]2008年7月30日國務院繼2007年免除農(nóng)村義務教育學雜費之后決定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故選D。
64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的( ),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
A. 社會性
公益性
C. 市場性
D. 個人性
參考答案:B
解析:B 【解析】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zhì),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我們堅決反對教育產(chǎn)業(yè)化。故選B。
65“十一五”時期教育發(fā)展的主要目標是: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 )。
A. 100%
90%
C. 80%
D. 70%參考答案:A
解析:A 【解析】“十一五”期間,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接近100%。故選A。五、公文寫作題(本題為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6666-70同意你校設立新材料研究室的請示
東海市職業(yè)學校:
你校東職發(fā)[201139號《東海市職業(yè)學校關于設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請示》以及東職發(fā)
C2011]15號文收悉,經(jīng)研究討論,茲批復如下:
(一)不同意在你校設立新材料研究中心,其理由恕不詳述。
(二)目前可在你校先行設立新材料研究室。
(三)擬原則同意在你校修建新材料檢測實驗樓,有關具體事宜待專門批復。專此函復。東海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文稿標題結構的不規(guī)范之處是( )。
A. 不是一個偏正短語
缺少作者
C. 缺少文種
D. 缺少介詞
參考答案:A,B,C,D
解析:ABCD【解析】完整的公文標題是由發(fā)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部分組成的,在擬寫上,一般用“關于……的”介詞結構將這三部分聯(lián)系成一個整體。此外,標題應是一個偏正短語,即前面是關于公文內(nèi)容的詞語,后面是公文種類的一種,即“……的請示”。分析案例中的文稿標題,首先它不是一個偏正短語而是一個動賓短語,而“同意……的請示”是,個不規(guī)范的用法;其次缺少作者,即發(fā)文機關;第三缺少文種,即這個公文的種類;第四沒有介詞結構“關于……的”。對照選項可知,故選ABCD。
67文稿標題中事由部分存在的問題是( )。
A. 答非所問
態(tài)度不明朗
C. 沒有涵蓋公文全部主題范圍
D. 使用了沒有檢索價值的代稱“你!
參考答案:A,C,D
解析:ACD 【解析】分析案例中公文的標題和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內(nèi)容中為“……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請示”,但公文標題卻是“……研究室的請示”,所以是答非所問,而并不是態(tài)度不明朗;其次內(nèi)容中有三項批復,但標題只說明了其中一個意思,所以標題沒有涵蓋公文的全部主體范圍;公文標題應有具體的對象,但標題中卻是用“你校”這個指代詞,所以也存在問題,B項不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ACD。
68文稿在引述對方來文時的不規(guī)范之處是( )。
A. 先引發(fā)文字號,后引標題
既引發(fā)文字號,又引標題
C. 沒有引述全文
D. 只引發(fā)文字號,沒有引標題
參考答案:A,D
解析:AD 【解析】在引述對方來文時,應先引述來文標題,然后是引述發(fā)文字號,而原文只引用了 “東職發(fā)[2011315號文件”,而沒有引用文件標題,這兩個地方都不規(guī)范,故選AD。
69文稿正文中的不規(guī)范之處有( )。
A. 一文數(shù)事
不同意對方意見沒有講理由
C. 沒有講回復意見的形成過程
D. 沒有回答對方的全部問題
參考答案:A,D
解析:AD 【解析】公文中一般是一事一文,而案件中是一文數(shù)事,而且公文也沒有回答對方全部問題,這兩處都是不規(guī)范之處。在回復的公文中,不需要講理由,也不要回復意見的形成過程。
70文稿中文字表述方面的問題有( )。
A. “茲”“收悉”等詞語過于簡單
“擬原則同意”語意含混
C. “經(jīng)研究討論”中“討論”二字多余
D. “專此函復”不能用作本文的結語參考答案:B,C,D
解析:BCD 【解析】分析四個選項,A項中“茲…‘收悉”是公文目前正在使用的詞語,所以不存在問題,其他三項顯然存在語法和格式問題,故選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