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光明日報》刊發(fā)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自此,掀起了席卷中國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并成為撬動改革開放的哲學杠桿。短短六千字,激蕩四十年。2018年處于改革開放40年關鍵時期。那么,關于“改革開放”,在今年我國各類公考中熱點的考點又在哪里呢?
因此,帶著這個問題老師今天主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改革開放”的核心知識點,并通過例題的形式進行深入的剖析。
一、改革開放40年來核心理論分析
小崗、深圳、三亞、浦東、雄安……這些地方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國人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結晶,也是世界觀察“中國奇跡”的最好窗口。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1992年初春,新的改革瓶頸亟待破局。88歲的鄧小平走向了南中國,以其巨大的政治氣魄和寬闊的歷史視野,發(fā)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靶丈纭薄靶召Y”的辯證解讀、“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的高超提煉,推動改革再入歷史新境。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2018年,再次出發(fā)的中國,也將再次此締造世界的“中國奇跡”。
二、經典考點再現
1.“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一個外國旅游團到我國廣東省旅游觀光,要求參觀在該省設置的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qū)。假如你是這個團的導游,你不應帶他們去下列哪個城市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頭市 D.廈門市
【答案】D。本題考察逆向思維,必須看清題目的“不”字。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qū)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都是在廣東省。廈門市是屬于福建省,不應帶他們去的城市是廈門市,故選D項。
2.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緊密、合作更深入、發(fā)展空間更廣闊,中國倡導用創(chuàng)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構想的提出將使曾經繁榮幾個世紀的絲綢之路迎來新的生機,對世界經濟將產生重要影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偈墙洕蚧厔莸目陀^要求
②是我國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點
、蹖楦鲊洕峁└訌V闊的發(fā)展空間
④有利于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該題考察對“一帶一路”知識點的理解。題干強調,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緊密、合作更深入、發(fā)展空間更廣闊,中國倡導用創(chuàng)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體現了“一帶一路”各國間的緊密合作,有利于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故①④正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點應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故②錯誤。③說法錯誤,錯在了“各國”,擴大了范圍,說法不準確。故本題答案選B。
三、高分技巧
結合上述對改革開放相關的知識點舉例分析,對于“改革開放”在考試中的常考考點,各位同學應該已有宏觀的理解。關于改革開放40周年相關知識考點需要大家在今年考試中作為重點考點來把握,建議從以下方面作切入:
第一,宏觀把握。有效梳理1978年至2018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所有相關的國家政策和方針等。按照時間先后,整理清晰。
第二,重點理解。根據第一步梳理的內容,并根據老師在授課中的講解,重點理解國家每一個方針政策出臺的“前因后果”。切不可“一知半解”,必須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做到這一步,同學們在考試中,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拿高分,也就不在話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