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后期,首先在法、英兩國形成了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其影響迅速波及整個歐美文學界,成為西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學史上最輝煌的時期,F實主義文學具有明顯的社會批判性特點,所以被高爾基稱之為“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征是客觀、真實地描繪現實生活,具有明顯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
1.司湯達
司湯達(1799~1850),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自稱是“人類心靈的觀察家”。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紅與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錯雜的階級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貴族、教會的黑暗和罪惡,辛辣地嘲諷了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本質,表現了強烈的政治傾向。
2.巴爾扎克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代表。他創(chuàng)作的《人間喜劇》《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錢的罪惡,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3.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廣泛而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描寫了維多利維剛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衛(wèi)·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荒涼山莊》等。
4.果戈里
果戈里(1809~1852),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對俄國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還是俄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創(chuàng)作的諷刺喜劇《欽差大人》(1842年發(fā)表)揭露了貴族官僚階級的冷酷,對“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發(fā)表的代表作《死魂靈》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典范作品,是俄國農奴制度崩潰時期農奴主階級衰亡的歷史,通過封建貴族農奴主形象的描寫揭示了專制農奴不可避免地崩潰的趨勢。
5.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被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評價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這么多重大的問題,能以達到這樣大的藝術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了一個第一流的位子!逼浯碜饔小稇(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戰(zhàn)爭與和平》生動地描寫了1805年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形象既復雜又豐滿,常用對比的藝術方法來表述,體裁在俄國文學史上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超越丁歐洲長篇小說的傳統規(guī)范。
《安娜·卡列尼娜》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以清醒的現實主義態(tài)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6. 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譽世界的美國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民主自由的虛偽面目,暴露了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種族歧視和侵略擴張的實質。馬克·吐溫在文學史上以一個幽默諷刺作家而聞名。其主要作品《競選州長》和《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
《競選州長》抓住被收買的資產階級報刊專事造謠誹謗這一典型特征,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挖苦了資產階級的“民主選舉”。小說藝術夸張極為潑辣大膽、尖銳有力,但卻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藝術的夸張中再現生活的真實。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借一袋金幣的故事,無情地揭下了資產階級誠實和道德的假面具,暴露了他們拜金主義的丑陋,諷刺了他們的偽善本質。作家把資產階級的卑鄙貪婪暴露得體無完膚、淋漓盡致,對資產階級的道德文明作了一個卓越的總結。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