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與批準政府預算,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重要職權。中央預算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地方各級政府預算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一個地方的預算總盤子以及支出方向不能由少數(shù)人做主,而應由全體人民說了算。相應的,每名人大代表受選民托付監(jiān)管政府錢袋子,對預算行使知情、審查、批準的權力,其手中一票莊嚴而神圣。
一些預算報告
“外行看不懂,內行說不清”
每年地方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會因為同一個問題而頭疼——讀不懂財政預算報告。一般來說,當前政府的財政預算報告公開程度有限,大都公開到“類、款、項、目”四個級別中的“款”一級,仍屬于預算公開的初級階段。
代表們表示,個別預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預算,只是概算。正是由于預算公開信息不清晰,過于粗線條,模糊數(shù)字和模糊概念太多,才導致讀不懂的尷尬結果。
深圳知名公共預算觀察志愿者吳君亮告訴半月談記者,地方預算如果只公開到“款”一項,數(shù)目比較籠統(tǒng),代表看到的也只是枯燥的數(shù)字,無法判斷預算是多了還是少了,也就不知道納稅人的錢具體花到哪里去了。
“財政預算能不能做得更細一點,比如吃飯多少錢、旅游花多少錢……這樣一看,問題就一目了然!睆V東省人大代表朱列玉表示。連任三屆省人大代表的朱列玉對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都十分上心。他介紹,一些地方除了預算不夠明細之外,政府留給代表審查研究預算報告的時間也很短,這導致代表在緊張的會議期間,很難有充裕的時間來審讀預算報告。
北京市兩會上,海淀代表團代表衛(wèi)愛民表示,我國的預算浪費現(xiàn)象長期存在,這說明財政預算做得還不夠科學和準確,提交審議的預算報告比較粗,賬目應再細一些。
專家表示,在政府著力推進政務公開進程中,讓代表們能夠讀懂財政預算報告,提升透明度,已成為各地政府的必修課。一方面,需要政府不斷提高預算報告的科學性,在真實準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也需要代表提升自身的相關知識水平,提高自身行使權力的能力。
各地出高招,讓代表們“讀懂預算”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朱新民表示,在力促政府部門詳細、通俗編制預算的同時,“預工委”可以提前介入政府部門的預算編制工作,將監(jiān)督的關口前移。提前介入預算編制工作,既能督促政府部門把預算編制得科學、合理,珍惜老百姓的每一分錢,也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在預算審查監(jiān)督工作中,圍繞“法、早、細、準、全、嚴”六個字做文章,不斷推進預算審查監(jiān)督工作由程序性向程序性和實質性相結合轉變,努力打造“陽光財政”。
浙江省今年發(fā)給兩會代表預算報告的同時,還給每人送了一本卡通的預算讀本。半月談記者看到,在這本34頁的卡通讀本中,既有漫畫也有圖表,圖文并茂地向代表們解釋去年以來浙江省地方財政的結構、重點支出等情況。
“這本卡通讀本由省人大財經委和財政廳聯(lián)合編制,是第一次在兩會上發(fā)放,目的就是讓更多代表讀得更明白!闭憬∪舜筘斀浳A算監(jiān)督處副處長潘劍鍔告訴記者,由于今年是換屆年,增加了不少新代表,而財政預算本身很專業(yè),有些代表可能會不了解,所以想出了這個辦法。
在四川省兩會上,代表發(fā)現(xiàn)今年的財政預算放棄了一些專用名詞,選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比如將“上解”變成“上繳”等。此外,預算報告中不僅詳細列出開支項目,同時還點出一些重大工程的名字。在預算草案的格式上也進行了改變,力爭使表述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