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很多人都覺得教材上的內容不理解,感覺自己學會了,但是答題之后正確率很低。今天就跟大家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去了解一下審計的具體程序,希望能讓你輕松理解審計。
一共介紹七個審計程序。
1、詢問
其實這個程序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舉例來說,當我們對被審計單位有疑問的時候,我們可以詢問相關的人員,作為注冊會計師,不能全信他們的話,自己要去做判斷,這就是詢問的過程。
2、觀察
觀察的意思就是看被審計單位的人員做的工作是否和他們陳述的一樣。這個也不難理解,但是注會也不能以一天的表現就作為依據,要保持審計的不可預見性。
3、檢查
作為注會進行審計,檢查的內容是什么呢。主要是紙質材料和實物資產。比如我們要看會計憑證和復印相關的資料,這都是審計的一部分。至于實物,那就是看被審計單位的賬務上的東西是否存在。
4、重新執(zhí)行
這一種審計程序只用于控制測試。舉例來說,就是上述3個方法都不奏效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重新執(zhí)行相關的程序了;旧线@一種情況發(fā)生的比較少。
5、重新計算
這一種審計程序只用于實質性程序。計算什么呢?就是被審計單位的那些表格合計,看看那些數字是否計算正確,這個是比較簡單的程序,大家都會做。
6、函證
這一種審計程序也只用于實質性程序。函證的意思就是通過郵寄或者傳真等方式給第三方證實被審計單位的真實性,所以做審計需要經常外出,大家懂的。
7、分析程序
這一種審計程序不能用于控制測試。顧名思義,分析程序就是拿著各種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分析其中的關系,對財務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