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舉15%稅率作為說明對象,至于其它完全可以通過比較法加深理解。當然,要作好這一工作,必須花費時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學習方法絕對比瀏覽教材好的多,而時間的效益也大的多。
三、基于理解的記憶法
在一段時期我們幾乎都認為死記硬背是沒有用處的,事實上幾乎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記憶,即使對于數(shù)學物理這些課程,也需要記憶。當然,會計學科更不例外。但是,我們提倡記憶是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法。下面我們舉例來說明這一問題。
在財務管理學習過程中,應該說記憶最少的,但是也不排除記憶。例如籌資分析中的資本成本公式,投資分析中的投資指標,財務預算中的財務指標等等問題,都需要記憶。然而,如果不能夠理解,那么將永遠記不住。稅法中的稅率、經(jīng)濟法中的法規(guī)更不例外。 在會計學習中,如果對會計的基本記賬法記不清晰,那么什么也學不好。實際上,多做練習也是加深記憶的一種方法,而且還不會感到枯操。
四、基于應試的練習法
要想通過考試,做一定量的作業(yè)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但是,要知道,我們作業(yè)的目的是為考試而作業(yè),而不是其他目的,因此正確地選擇習題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經(jīng)過長期的輔導,認為選擇一到二套習題是必須的。那么,如何在眾多的習題中選擇合適的,這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選擇緊扣教材的練習,而且是具有權威性的。
名師指導:最后一個月如何安排復習的重點
高志謙:對于考前現(xiàn)在還有50天,50天你的時間應該怎么安排,我覺得應該分成三段去完成。
第一段是抓基礎,要把基礎抓實。如果說你的基礎很好,你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要把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地總結,每一章的關鍵點,自己能總結出來是最好的,如果說能夠借鑒一些老師的教案效果會更好一些;A知識一個是要總結,再一個就是要針對每一章它的知識點通過練習去強化,市面上的試題是與章節(jié)對應的,把基礎打牢這是最關鍵的。
第二就是打破章節(jié)的界限進行系統(tǒng)做題,這樣鍛煉是各章節(jié)知識的連續(xù)性;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模擬,對于注冊考試這種應考性技巧很高來說,如果沒有很好的模擬,在考場上時間安排會出現(xiàn)紊亂的情況,所以應該加大模擬演練。在考前應該拿出兩周去模擬,模擬要注意兩點,一個要和你的考試時間爭取在一個點上,去鍛煉這種思維的敏感性,比方說他是會計下午考,2點到5點半,那應該模擬和當時考場的時間段、環(huán)境很相似的段去做,中間一直做下來,然后自己去對照答案嚴格打分,如果經(jīng)過5次模擬以后都能及格的話,基本上加權之后的數(shù)就是你考試的分數(shù),但是你選的模擬題質(zhì)量應該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