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參考答案 |
8
[答案] ABCD
[解析] 參考教材p161。
9
[答案] BCD
[解析] 審計方向是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需要考慮的。參考教材p163。
10
[答案] AB
[解析] 選項A樣本量越大,抽樣風險越小,選項B審計風險越高,重要性水平越低。
11
[答案] ABCD
12
[答案] ABC
[解析] D中的“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治理層”應改為“財務報表使用者”。
13
[答案] ACD
[解析] 通常情況下,被審計單位規(guī)模越大,確定的重要性水平也會越高。
14
[答案] BCD
[解析] 選項A,對于不同的項目,金額大或小的本質含義是不同的,注冊會計師應當研究這些項目的性質。一般來說,宜以最近幾年的平均值作為確定重要性的參照依據(jù)。
15
[答案] BC
[解析] 選項AD均屬于“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參考教材P172。
16
[答案] AD
17
[答案] AC
[解析] 選項B是當已識別但尚未更正的錯報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時,注冊會計師采取的措施之一;選項D不合適,只有當被審計單位拒絕調整財務報表,并且擴大審計程序范圍的結果不能使注冊會計師認為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不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參考教材p174。
18
[答案] ABC
[解析] 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成反向關系。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越低,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高。
19
[答案] BD
[解析] 從概念可以看出,檢查風險與內部控制無關,所以選項AC錯誤。參考教材p168。
20
[答案] ACD
[解析] 選項A,如擬信賴內控并且執(zhí)行控制測試是經(jīng)濟的,則應實施控制測試,但實施控制測試并不能使控制風險有任何降低。因為控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注冊會計師不能改變,只能進行適當?shù)脑u估,以便確定相應對策;選項C,如果尚未調整的錯報漏報在性質上不重要,金額總計不超過重要性水平,則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并不大,仍然可以發(fā)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選項D,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將制定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結合進行,可能會使計劃審計工作更有效率及效果。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