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頁:參考答案 |
四、閱讀理解
1.丁公司為一上市公司。2×10年1月1日,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股股票期權,這些職員從2×10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2年,即可以4元每股購買100股股票,從而獲益。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5元。第一年有20名職員離開公司,公司估計二年中離開的職員的比例將達到20%;第二年年末實際離職率為22.5%。
要求: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丁公司換取職工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時,應當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資產(chǎn)成本和計量時,應當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資產(chǎn)成本或當期費用,同時計入( )科目。
A.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B.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C.一般情況下計入資本公積的其他資本公積,對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則計入資本公積的股本溢價
D.一般情況下計入資本公積的股本溢價,對于授予后立即可行權的,則計入資本公積的其他資本公積
(2).對于丁公司2×10年1月1日及2×10年末、2×11年末確認費用的賬務處理,說法錯誤的是( )。
A.2×10年1月1日丁公司按照當日的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確認成本費用
B.2×10年1月1日丁公司不做賬務處理
C.2×10年12月31日丁公司應該確認120000元的資本公積
D.2×11年12月31日丁公司累計確認的成本費用金額為232500元
(3).假設全部155名職員都在2×11年12月31日行權,公司股份面值為1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丁公司當日收到的行權價款是62000元
B.丁公司應確認的股本金額為15500元
C.丁公司應該確認的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為279000元
D.丁公司當日的資本公積增加279000元
2.A公司為一上市公司。2×12年1月1日,公司向其2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萬股股票期權,這些職員從2×12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3年,即可以4元每股購買10萬股A公司股票,從而獲益。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5元。
第一年有20名職員離開A公司,A公司估計三年中離開的職員的比例將達到20%;第二年又有10名職員離開公司,公司將估計的職員離開比例修正為15%;第三年又有15名職員離開。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股份支付可行權條件修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企業(yè)應按照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增加相應地確認取得服務的增加
B.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權益工具的數(shù)量,企業(yè)應將增加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相應地確認為取得服務的增加
C.如果修改減少了授予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企業(yè)應按照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減少相應地確認取得服務的減少
D.如果在等待期內(nèi)取消或結算了所授予的權益工具,企業(yè)應立即確認原本應在剩余等待期內(nèi)確認的金額
(2).假定公司2×13年12月31日修改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20元,關于A公司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2×12年12月31日應該確認的成本費用為8000萬元
B.2×13年12月31日應該確認的成本費用為14666.67萬元
C.2×13年12月31日按照修改后的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算當年度應該承擔的成本費用
D.應該按照2×13年12月31日修改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對2×12年12月31日確認的成本費用進行追溯調(diào)整
(3).假定公司2×13年12月31日修改以4元每股購買15萬股,關于A公司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2×12年12月31日應該確認的成本費用為8000萬元
B.2×13年12月31日應該確認的成本費用為17500萬元
C.2×13年12月31日企業(yè)不應將增加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相應地確認為取得服務的增加
D.2×13年12月31日在確定修改日至增加的權益工具可行權日之間取得服務的公允價值時,應當既包括在剩余原等待期內(nèi)以原權益工具授予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的服務金額,也包括增加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
相關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